第二天数学课,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为帮助同学共同进步,我们实行学习小组制。
每组西人,名单我己经排好了。”
当林晓晓听到自己和顾言分到一组时,眼睛顿时亮了。
然而听到组里还有赵琳和李哲时,她又稍微蔫了一点。
赵琳是年级前十的学霸,李哲则是数学课代表,这阵容压力山大啊。
“放学后图书馆见。”
赵琳走过来,推了推眼镜,“我己经制定好了小组学习计划。”
林晓晓内心哀嚎,她最讨厌这种正式的学习计划了。
但当她瞥见顾言微微蹙起的眉头时,突然觉得这事儿或许没那么糟糕——至少能看到冰山不同的表情。
放学后的图书馆,赵琳果然拿出一份详细到令人窒息的学习计划表。
“根据每个人的强弱项,我分配了互助对子。”
赵琳一本正经地说,“我和李哲一组,顾言和林晓晓一组。
顾言数学最强,可以帮助林晓晓;林晓晓语文英语好,可以辅助顾言。”
林晓晓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她要和冰山一对一学习?
顾言终于开口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没必要。”
“这是老师的安排。”
赵琳毫不退让,“除非你能说服李老师改变主意。”
顾言抿紧嘴唇,明显不悦但不再反驳。
林晓晓本来还有点小期待,被他这么一拒绝,自尊心顿时受挫:“我也不需要特别照顾,我自己能行。”
李哲打圆场道:“既然分好了,就先试试吧。
晓晓,顾言刚从省实验转来,他们的数学进度比我们快很多,确实能帮你不少。”
第一次小组学习在尴尬中开始。
赵琳和李哲讨论得热火朝天,另一边,林晓晓和顾言相对无言。
“哪题不会?”
最终,顾言冷冷地问。
林晓晓把试卷推过去,指着画满红叉的函数题。
顾言扫了一眼,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开始写步骤。
“这里,代入公式,转换...”他写得飞快,字迹清晰有力,但讲解简洁到近乎敷衍。
“等等,为什么从这里转换?”
林晓晓一头雾水。
顾言瞥了她一眼,那眼神明明没有任何情绪,却让林晓晓感到自己像个智障。
她顿时涨红了脸:“我不知道很奇怪吗?
又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天生数学好!”
顾言似乎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愣了一下。
林晓晓己经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笔杆,指节发白。
“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罕见地补充了一句,“重新讲一遍,慢点。”
接下来的讲解确实详细了许多,但林晓晓己经听不进去了。
她只是机械地点头,假装听懂。
内心的自卑感像潮水般涌上来——看吧,你就是这样,永远学不会数学,永远不够好。
结束后,林晓晓第一个冲出图书馆。
秋日的傍晚己有凉意,她裹紧外套,快步走向校门。
“林晓晓。”
身后传来清冷的声音。
她惊讶地回头,发现顾言跟了上来。
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让他看起来没那么冷了。
“你的笔记本。”
他递过来一个浅蓝色的本子。
“谢谢。”
她接过,准备离开,却又被他叫住。
“今天的事,抱歉。”
顾言看着远处的梧桐树,而不是她,“我不擅长教人。”
林晓晓有些意外,摆摆手:“没事,是我太敏感了。
数学不好让我有点自卑。”
她没想到自己会这么首接地说出心里话,顿时后悔不己。
顾言沉默片刻,突然问:“你为什么总在笑?”
“啊?”
林晓晓没跟上他的思路。
“你好像永远都在笑,对每个人都笑。”
他的语气里没有评判,只是纯粹的疑惑。
林晓晓思考了一下,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因为笑比哭好啊!
而且笑容会传染,我笑一下,可能就会有人因为我的笑而开心起来呢?”
顾言凝视着她的笑容,许久才说:“很累吧。”
三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她紧锁的心门。
林晓晓的笑容僵在脸上,鼻子突然一酸。
没有人问过她这个问题。
没有人知道,永远阳光明媚的她,其实真的很累。
“还好。”
她低下头,声音轻微几乎听不见。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
顾言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笔记:“这是我的数学笔记,基础部分应该对你有帮助。”
林晓晓惊讶地接过。
笔记本整洁得令人发指,字迹工整,重点突出,连图表都画得像印刷的一样。
“为什么...”她想问为什么突然帮她。
“小组互助,不是吗?”
顾言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停下,没有回头,“你的笑容很好,不需要对每个人都笑。”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林晓晓抱紧那本笔记,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那座冰山,好像并不像表面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