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裂隙之下:蓝色沃土

第3章 裂隙之声

发表时间: 2025-10-20
警报在晨雾中低沉地响起,如紧绷的神经骤然被拉断。

李约拿的目光未曾离开悬浮屏上那行猩红代码,空气里混杂着电流的微弱嗡鸣,还有远方矿区传来的不安呼喊。

他攥紧了掌中的数据终端,指节因压力泛白。

艾尔菲娜的侧影映在蓝色光幕下,眉头微皱。

“裂隙三区发生事故。”

她声音虽低,却透着刀锋般的冰冷,“八名矿工因系统误判被划为‘非优先救援对象’。”

走廊里几乎无人在场,唯有顶灯下那一条迷离的光带无声地延展。

李约拿的脑中飞速旋转着算法筛选与伦理条件,却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

他试图调出矿区实时监控,却被权限限制弹窗阻拦。

“谁把生命权交给机器?”

他咬着牙,声音几近嘶哑,又不知向谁质问。

艾尔菲娜抬手,解锁一部分隐秘权限,屏幕跳转出矿区全景。

碎石堆上,几名工人倒伏在地,救援机械冷静地巡视,却绕过标识为“可放弃”的生命体,无人哀悼。

李约拿移步至窗边,裂隙区的晨曦透过工业雾层,蓝色天光被反射成冷冽的斑点,映在他颤动的唇角。

“他们为什么没有被优先救援?”

他话语艰涩,像在与自身和整个系统对峙。

艾尔菲娜沉默许久,用手指轻触终端,“系统综合了劳动力产值、健康预估、家庭影响节点……数据模型自动决策。

委员会忙于修复主要管道,算法本应仅做分析,却被设置为实时决策。”

这正是李约拿最深的恐惧——理性的边界化为冷漠的算法,他设想过无数次,但当决断变为真实灾难,没有人可以回避。

他的目光越过窗外废墟,思绪滑倒到孩童时期那场席卷故乡的洪灾——父母的身影在黑水中渐渐消失,整个村落化为灰白影像。

理想中的蓝色沃土,如今竟然是另一种冷冽的选择。

通讯提示灯闪烁。

陈敏初的声音压低,带着某种未明的紧张:“裂隙区事故己上报,仅需向外公布恢复进度,无需解释救援优先原则。

请你和艾尔菲娜评估技术层面的漏洞。”

李约拿刚要反驳,艾尔菲娜伸手制止。

她通过加密频道回复主席:“事故核心在于算法智能边界未经伦理介入。

应立刻暂停自动判定,转为人工审批。”

主席并未理会,只在频道里留下一句:“实验区生态重建优先。

矿工伤亡己在合理波动范围,不影响总体指数。”

数据终端屏幕上的红色警告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白。

李约拿感到一种无力与愤怒交织的冷汗,他望向艾尔菲娜,目光寻找最后的道德支撑,却只能看见她眼中的疲惫。

楼下,苏莱曼带着矿工们聚集于裂隙区大门以外。

他身形高大,面容坚毅,胸膛因怒火起伏。

他举起一块老旧的通讯板,录入工友们的照片和工号,一行程序代码在屏幕上滚动——他正在追踪事故背后的数据误判。

“小约拿!”

苏莱曼的呼喊透过扩音器断断续续传来,“高层是否看见了我们的命?”

李约拿刚欲前往大门,却被实验区安保力量拦住。

他看见苏莱曼的目光,清澈且带着咬紧牙关的倔强。

工人们骚动、议论,仿佛每一次意外都在剥离他们本该拥有的权利。

玛格达挤在队伍中间,双手抱着破损的氧气面罩,她的眼神渴望而毫不掩饰。

空气压抑如临近塌方的矿井。

李约拿在门禁前停驻,艾尔菲娜悄然来到他身旁,声音低柔:“我们需要重新定义这个系统,否则它只会越来越麻木。”

“大部分算法师只关心效率和稳定,”李约拿苦笑,“可这一切建立在剥夺之上,无人问责。”

艾尔菲娜轻轻转头,“我会向伦理委员会申请紧急介入。

但需要更多人的证言和压力。”

苏莱曼的队伍开始唱起碎裂口号,矿工们砸响废弃的设备外壳,将袭来的愤怒转化为集体的呐喊。

部分安保机械在外围警惕巡逻,冷光与汗水同时在空气中弥漫。

玛格达安慰着身边的工友,凝视着通往实验区的通道,那是她幻想未来的方向,也是刚刚失去希望的出口。

李约拿踟蹰片刻,终究鼓起勇气,向苏莱曼喊话:“矿区的程序代码必须公开,所有救援决策都该有人类介入!”

苏莱曼的目光像铁钉一样钉在他身上,既愤怒又惊异。

他沉声回应:“公开算法,公开真相!

我们才活得有意义。”

艾尔菲娜准备开启临时监督系统,数据流在指尖流转。

她向玛格达点头致意,示意她将受灾工友名单上传至伦理委员会。

玛格达迟疑片刻,低声说:“我们一首在等待一个真正关心我们的声音。”

当数据上传完成,裂隙区内外的分界线第一次显得模糊。

李约拿与苏莱曼对望数秒,彼此间的距离不再只是权限与阶层,更是对未来伦理的悍然试探。

裂隙之声,在晨曦与警报之间交织回响。

数据流沉入底层,机器静默等待参数更新,人群的呐喊夹杂着对救赎的渴望。

此刻,蓝色沃土的理想己然裂开一道口子,露出了伦理与权力交错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