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她的另一重宇宙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1

第一章:失语的夜晚窗外的城市,像一片被打翻的宝石匣,闪烁着冰冷而繁华的光。

林薇站在落地窗前,玻璃上模糊地映出她自己的影子,一个穿着真丝睡袍,

身形窈窕却难掩疲惫的轮廓。屋子里很静,静得能听到中央空调细微的风声,

以及自己平稳到近乎麻木的心跳。身后,丈夫张哲陷在宽大的沙发里,

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的光映亮了他半边脸庞,专注,却与她无关。

他已经这样快两个小时了,从晚餐结束到现在,除了偶尔端起茶杯喝口水,

姿势都没怎么变过。这样的夜晚,在过去三年的婚姻生活里,几乎成了常态。林薇记得,

他们刚结婚时,不是这样的。那时他们也会挤在这个小阳台上,看楼下如织的车流,

分享一杯红酒,聊工作上的趣事,吐槽难缠的客户,或者畅想一个模糊却充满光亮的未来。

张哲会从身后抱着她,下巴搁在她头顶,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发丝,带来一种坚实的暖意。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或许是从张哲升任项目部总监,越来越忙开始?

或许是从她自己也疲于应付广告公司没完没了的比稿和修改开始?又或许,

是那种叫做“习惯”的尘埃,日复一日,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原本鲜艳的颜色?

他们不再有深入的交流。每天的对话精简到“晚上回来吃饭吗?”“明天早上我开会,

早点起。”“物业费交了。”像某种必要的程序代码,运行无误,但毫无温度。

林薇不是没有尝试过。她会在周末精心准备一顿晚餐,点上蜡烛,试图找回一点仪式感。

但张哲要么在接工作电话,要么就心不在焉地夸一句“老婆手艺真好”,

然后话题又迅速滑向某个财经新闻或者小区车位费涨价。

她试图跟他分享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里面关于女性自我寻找的段落让她心有戚戚,

他却只是点点头,说:“你们文艺青年就是想得多。”“你们文艺青年”。看,

他甚至连“我们”都不用了,无形中划开了一道界限。她感到一种缓慢的失语。

不是无话可说,而是那种话到了嘴边,看着对方那双明明熟悉,

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的眼睛,又觉得说了也是徒劳,于是默默咽回去的感觉。

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连一丝涟漪都激不起。今晚,她心里揣着件事,

像揣着一块小小的、坚硬的石头。下午,她收到了大学同学会的电子邀请函。毕业十年。

恍如隔世。她转过身,走到沙发边,在张哲身旁坐下。沙发柔软地陷下去,

但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靠近。“张哲。”她轻声开口。“嗯?”他的视线没离开屏幕,

手指还在滑动。“下周六,我们大学同学会,在君悦酒店。”她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哦,

好事啊。”他应着,过了几秒,才像是处理完这条信息,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你去呗,

需要我接送吗?”“你能一起去吗?”林薇看着他,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这种场合,她希望身边有他。不仅仅是需要个伴,更像是一种……对外的宣告,看,

我们很好,和当年一样。张哲皱了下眉,手指终于停了下来,

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表情:“下周六?哎呀,真不巧,我那天晚上有个非常重要的应酬,

跟刘总他们,早就定好了的。你知道的,那个项目正在关键阶段。”他的理由充分且正当,

无可指摘。工作,永远是他优先级最高的选项。林薇不是不理解,在这个城市打拼,

谁都不容易。但理解,并不等于心里不会泛起那层层的失落和凉意。“哦,没事,工作要紧。

”她垂下眼睑,盯着自己睡袍上细腻的纹路,“我自己去就行。”“玩得开心点。

”张哲像是完成了一项安抚任务,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平板上,“需要钱买新衣服吗?

我转给你。”林薇摇了摇头,没说话。她需要的不是新衣服,也不是转账。她需要的,

是他愿意走进她那段青春记忆里看一看的意愿,是那种“我们是一体的”感觉。

但他似乎永远不懂,或者,懂了,却觉得不重要。她重新站起身,走向卧室。“我先睡了。

”“好,我再看会儿资料,你先睡。”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依旧温和,

却带着公式化的距离。躺在宽大的双人床上,身侧空着。林薇睁着眼,

看着天花板上的吊灯轮廓在黑暗中模糊成一团。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是同学群里有人在热烈讨论聚会细节,谁谁当了老板,谁谁生了二胎,谁谁从国外回来了。

热闹是他们的,她只觉得一种莫名的疏离和空虚。她忽然想起今天下午,

在商场橱窗里看到的一条裙子。那是一条墨绿色的缎面长裙,剪裁极简,光泽流动,

像深潭的水。她几乎能想象自己穿上它,在同学会的灯光下,

会是什么样子——一定比现在这个穿着家居服,眼神黯淡的自己要光彩照人。但那一刻,

一个更尖锐的念头闯入脑海:穿给谁看呢?为了那些也许早已忘记她模样的旧同学?

为了证明自己过得很好?

还是为了……对抗内心深处那种正在逐渐失去颜色、失去分量的恐慌?她不知道。

她只是觉得,那条裙子,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光鲜亮丽的可能,

离此刻这个沉寂的、失语的夜晚,无比遥远。第二章:裂痕与“模范”最终,

林薇还是一个人去参加了同学会。她没有买那条墨绿色的长裙,

而是选了一件相对低调的藏蓝色及膝连衣裙,款式经典,不会出错,但也谈不上多么惊艳。

出门前,张哲还在书房打电话,她隔着门说了声“我走了”,里面传来一声模糊的“好的,

路上小心”。君悦酒店的宴会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香水、食物和久别重逢的喧嚣气息。

十年光阴,足以在每个人的面容和气质上刻下印记。当年的青涩少年少女们,

大多已为人父人母,言谈间多了几分圆滑和现实。“林薇!这里!

”她被当年的室友拉进一个圈子。话题迅速围绕着孩子、学区房、婆媳关系展开。

林薇微笑着,适时点头,附和几句,但心思有些飘忽。她看到当年追过她的班长,

如今发际线后移,肚腩微凸,正拉着几个男同学大谈股票基金。

她也看到曾经寝室里最不起眼的女孩,如今妆容精致,一身名牌,

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听说她创办的科技公司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林薇,

你呢?听说你嫁得特别好,老公是上市公司高管?真是人生赢家啊!

”一个女同学笑着把话题引到她身上,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羡慕。“对啊,当年我们系花,

果然眼光就是好。现在是不是在家做全职太太,享受人生呢?”另一个附和道。“没有,

我还在工作。”林薇维持着得体的笑容,“在‘启创’广告,做策划总监。”“哦,

那也挺好的。不过你老公那么能干,你何必那么辛苦呢?早点生个孩子才是正事。

”那位全职妈妈同学以过来人的口吻劝道。“是啊,张哲对你怎么样?肯定特别宠你吧?

看你这状态,就知道没受过生活的苦。”“他……挺好的。”林薇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泛起的那一丝苦涩。在别人眼中,

她是“嫁得好”的典范,是“人生赢家”。张哲年轻有为,收入丰厚,为人稳重,不烟不酒,

没有不良嗜好,甚至连绯闻都从未有过。他们住在市中心的高档公寓,开着不错的车,

定期出国旅行。一切看起来都完美得像房产广告里的样板间。可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个样板间里,常常安静得只剩下她自己的呼吸声。那种无微不至的“好”,

有时候更像一种程序化的责任履行,缺乏了鲜活的、滚烫的情感流动。聚会进行到一半,

有人起哄,让当年班对的情侣们讲话。轮到林薇和班长被调侃时,她尴尬地解释,

班长也笑着澄清。在一片善意的哄笑声中,林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机。没有张哲的消息。

她出门前给他发过到达的信息,但他没有回复。也许还在应酬,也许……只是忘了。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是张哲。她的心莫名跳快了一拍,点开。“结束了吗?

需要我去接你?”很平常的一句关心。若是以前,她可能会觉得温暖。但此刻,

在这个充斥着怀旧与对比,让她内心五味杂陈的环境里,这句隔着屏幕的、略显迟到的问候,

却像一根细细的针,精准地刺破了她努力维持的平静外壳。她深吸一口气,回复:“不用了,

还没结束,我自己回去。”放下手机,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

那种“模范夫妻”的光环,在此刻像一件过于紧身的外衣,勒得她喘不过气。她需要透口气。

她去了一趟洗手间。站在明亮的镜前,她看着里面的那个女人:妆容精致,衣着得体,

嘴角保持着微笑的弧度,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片荒芜。

她努力扮演着社会角色期待中的“好妻子”、“成功男士的太太”,却在这个过程中,

快要找不到“林薇”自己了。从洗手间出来,在拐角的休息区,

她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锐。他独自一人坐在靠窗的沙发上,

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景。他比大学时更瘦了些,轮廓更加分明,

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身上那种沉静又略带疏离的气质,

和会场里的热闹格格不入。陈锐,当年设计系的才子,话不多,但作品总是充满灵气和力量。

毕业后听说他去了国外深造,后来成了一名独立摄影师,行踪不定。林薇和他并不算熟,

仅限于认识,以及……曾经在某个黄昏的图书馆,被他偶然拍下过一张侧脸照片。那张照片,

她至今还收在旧物箱里。他似乎察觉到视线,转过头,目光与林薇相遇。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扬起热情的笑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平静,

带着一种审视般的专注。林薇有些意外,也点头回礼,没有停留,径直走回会场。

但那个安静的侧影,和那双过于清澈的眼睛,却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

在她早已波澜不惊的内心,漾开了一圈细微的、连她自己都未曾立刻察觉的涟漪。

同学会散场时,已是深夜。大家互相道别,约定下次再聚。林薇站在酒店门口,

夜风吹散了酒意,带来一丝凉意。她拿出手机,准备叫车。“林薇?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她回头,是陈锐。“我也准备走,顺路送你一段?

”他问得很自然,没有过多的客套。林薇犹豫了一瞬。她的理智告诉她应该拒绝,

但某种潜藏的情绪,或许是今晚积压的孤寂,或许是出于对那种安静气质的好奇,

让她鬼使神差地点了头:“……好,谢谢。”陈锐的车是一辆黑色的吉普车,内部干净简洁,

有淡淡的烟草和皮革混合的味道,并不难闻。车里放着舒缓的爵士乐,音量很低。

他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在车里没话找话,只是专注地开着车。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

像一条彩色的河。“好像变了很多。”陈锐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林薇愣了一下,

才反应过来他可能是在说城市,或者……同学?“是啊,十年了。”“你没怎么变。

”他又说,目光看着前方。林薇笑了笑,带着点自嘲:“怎么会,老了很多。”“不是外貌。

”陈锐的声音很平稳,“是感觉。刚才在会场,很多人身上都罩着一层厚厚的壳,你没有,

或者说……还没完全戴上。”这话像是一下子戳中了林薇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

她猛地转头看他,他却依旧看着前方,侧脸在流动的光影里显得有些模糊。

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车子平稳地行驶着,很快就到了林薇家小区门口。“谢谢。

”林薇解开安全带。“不客气。”陈锐这才转过头,看着她,很认真地说,“很高兴再见。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却仿佛有种穿透力。林薇仓促地移开目光,道了声晚安,下了车。

看着吉普车汇入车流消失不见,林薇才转身往小区里走。夜风很凉,她抱了抱手臂。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哲发来的:“到家了吗?”她看着那行字,

又回头看了看空荡荡的街道,心里那种空洞的感觉,似乎比离开同学会时,更加清晰了。

裂痕,或许早已存在。只是在今晚,被这外界的喧嚣和那意外的安静,共同照亮了。

第三章:快门下的真实同学会过去一周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张哲依旧忙碌,

林薇也投入新一轮的项目竞标,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林薇开始更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婚姻中的“失重感”。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寻找话题,

试图点燃死水般的交流。她甚至有些刻意地减少了与张哲的主动沟通。她发现,

当她停止期待,那种失望的刺痛感反而会减轻一些。他们更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遵守共同作息规则的室友。这天下午,林薇和团队刚结束一个头脑风暴会议,筋疲力尽。

她回到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喂,您好?

”“林薇吗?我是陈锐。”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男声。林薇微微一怔:“陈锐?你好,

有什么事吗?”“冒昧打扰。我最近在筹备一个新的摄影展,

主题是关于‘城市面具与真实面孔’。”陈锐的语气直接而专业,“那天同学会见到你,

觉得你的气质很符合我想寻找的某种状态。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做我的模特?当然,

这需要占用你一些私人时间,我们可以按市场价支付报酬。”模特?摄影展?

林薇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件事。她第一反应是拒绝。她不是专业模特,

也不习惯在镜头前被陌生人审视,更何况,对方是陈锐,一个让她感觉有些捉摸不透的男人。

“我……可能不太合适吧?我没经验。”她婉拒。“经验不重要。”陈锐说,

“重要的是状态。我需要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看似拥有一切,但内心有所追寻,

有所困惑的‘真实面孔’。我觉得你有。”他顿了顿,补充道,

“你可以先看看我的一些作品,再决定。不方便也没关系。”他的话语很诚恳,没有强求,

但那句“内心有所追寻,有所困惑的‘真实面孔’”,再次精准地击中了林薇。

他仿佛能透过她平静的外表,看到那其下的暗涌。鬼使神差地,她没有立刻挂断电话。

“……你把作品集发我邮箱吧,我看看。”挂断电话没多久,邮箱就收到了陈锐发来的链接。

林薇点开,一组组黑白或彩色的照片呈现在眼前。他的摄影风格非常鲜明,

不是那种追求唯美糖水片的类型,而是充满了故事感和情绪张力。

他擅长捕捉人物在毫无防备的瞬间流露出的神态——一个疲惫的侧影,一个放空的眼神,

一个欲言又止的嘴角。那些照片里的人,无论美丑,都显得异常真实,

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林薇被深深吸引了。这种真实,是她一直在生活中,

尤其是在自己的婚姻里,所缺失和渴望的。犹豫再三,她回复了邮件:“我答应试试。

但需要协调时间。”第一次拍摄约在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地点是陈锐的工作室,

一个位于老城区改造艺术区里,挑高很高,充满工业风的空间。里面有些凌乱,

布满了各种摄影器材、灯光设备、冲洗出来的照片小样,以及一些说不出用途的古怪道具。

林薇到的时候,有些拘谨。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素颜。陈锐倒很自然,

给她倒了杯水,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今天的拍摄想法。“放松就好,不用刻意摆姿势。

你可以随便走动,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想想心事。就当我不存在。”这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被一个不算熟悉的男人,用那种专业而锐利的眼神透过镜头审视着,

林薇浑身不自在,动作僵硬,笑容勉强。陈锐没有催促,也没有指导她该怎么做,

只是偶尔调整一下灯光,或者换个角度,快门声在安静的工作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拍了一会儿,他放下相机,走到她面前:“你很紧张。”“对不起,我不太习惯。

”林薇有些抱歉。“没关系。”陈锐看着她,忽然问,“你最近一次完全忘记镜头的存在,

是什么时候?”林薇愣住了。最近一次?她想起上次和张哲去海边旅行,他给她拍照,

指挥她“笑开一点”、“手放这里”、“背影再来一张”,她像个提线木偶,努力配合,

拍出来的照片很美,却像旅游宣传片。“好像……很久了。”她低声说。“试着想点别的事。

”陈锐的声音放缓,“工作上的烦恼,或者……生活中让你觉得无力改变,

又无法忽视的东西。”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打开了林薇内心某个封闭的闸门。

她想到了张哲,想到了那个沉寂的家,想到了自己在职场上面临的隐形天花板和年龄焦虑,

想到了周围人那些“人生赢家”的标签,

想到了那种无处不在的、细密的窒息感……她的眼神渐渐放空,不再是刻意维持的平静,

而是流露出真实的迷茫、疲惫,以及一丝不甘。她无意识地走到窗边,

看着楼下艺术园区里零星走过的、打扮个性的年轻人,

他们的脸上带着她早已失去的张扬和活力。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忘记了身后的相机。

快门声再次响起,变得密集而快速。不知过了多久,陈锐的声音打断了她:“很好,

今天到这里。”林薇回过神,有些恍惚。陈锐走到电脑前,

调出刚刚拍摄的一组照片:“你看。”林薇走过去,看向屏幕。照片里的女人,侧影单薄,

眼神没有焦点地望向窗外,阳光在她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她的嘴角微微抿着,

不是不快乐,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更复杂的、难以名状的状态——疏离,审视,内省,

带着一种安静的脆弱和力量感。那是她。

却又不是她日常见到的那个妆容精致、笑容得体的自己。这是一个更真实、更***,

也更……动人的她。林薇看着照片,久久没有说话。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从第三视角,

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那片荒芜又渴望生长的宇宙。“这就是我想找的。”陈锐站在她身边,

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肯定的力量,“很美。”那一刻,

林薇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不是因为他说的“很美”,而是因为,

在这个陌生的镜头下,在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男人面前,她似乎找到了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