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10-26

迁居永和宫东配殿的过程,比青蕊预想的要顺利许多。主位娘娘端嫔董鄂氏并未刻意刁难,反而按宫规拨来了两名负责洒扫的粗使宫女和一个小太监,份例用度也按时足额发放,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只是那份客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疏离。

青蕊乐得清静。东配殿虽不算宽敞,但比起钟粹宫的偏殿,已是天壤之别。有了独立的院落,她那些宝贝瓦盆、堆肥缸终于有了更合理的安置之处,不必再挤在廊下惹人侧目。德顺和其木格如今俨然成了她宫里的管事太监和掌事宫女,指挥着新来的宫人收拾整理,将小主那些“稀奇古怪”的家当一一归置妥当。

青蕊自己,则忙着规划她的新“实验室”和“试验田”。她特意将东配殿后罩房的一间僻静屋子辟了出来,用于存放她的各种材料、工具以及未来可能进行的“小实验”。院落的一角,被她用竹篱稍稍圈起,准备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并尝试栽种一些从系统商城兑换的、具有药用或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比如薄荷、紫苏,甚至几株小心翼翼培育的、号称“高产”的番薯苗——这是她用之前积攒的积分,咬牙兑换的“耐贫瘠作物初步介绍”里附带的一点点“样本”。

她知道,牛痘之事尚未尘埃落定,自己如今看似风光,实则站在风口浪尖,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因此,她行事愈发低调,每日除了给端嫔请安,便是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摆弄她的花花草草和瓶瓶罐罐,对外只说是“闲来无事,打发辰光”,绝口不提牛痘及相关之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青蕊正指挥着德顺将新一批腐熟好的堆肥与土壤混合,准备给篱笆内的菜地追肥,院门外传来了通报声——永和宫的乌雅庶妃前来拜访。

青蕊心中微动。自她晋位贵人迁居永和宫,与这位未来的德妃成了“邻居”,双方虽按礼数有过几次照面,但乌雅氏主动上门拜访,这还是第一次。

她示意德顺继续干活,自己则拍了拍手上的浮土,整理了一下略显素净的衣襟,迎了出去。

乌雅氏穿着一身浅碧色的旗装,未戴过多首饰,只簪了一朵新鲜的玉兰花,衬得她容颜清丽,气质温婉。她见到青蕊,未语先笑,姿态放得极低:“博尔济吉特姐姐安好。妹妹冒昧前来,没有打扰姐姐雅兴吧?”她虽位份低于青蕊,但年龄似乎稍长,这一声“姐姐”叫得既亲热又不逾矩。

“乌雅妹妹快请进。”青蕊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蒙古式憨直的笑容,“我这儿乱糟糟的,净摆弄些泥土,妹妹别见笑才好。”

两人进了堂屋,分宾主落座,其木格奉上茶水。乌雅氏目光在屋内扫过,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空气中隐隐飘着一丝草木清香和若有若无的皂角香气,与她去过的其他宫室脂粉香腻的气氛截然不同。

“姐姐这里真是清雅。”乌雅氏赞了一句,随即话题便转到了青蕊那些“泥土”上,“方才进来时,瞧见姐姐院里的菜蔬长得极好,绿油油的,瞧着就喜人。妹妹听闻姐姐擅于农事,还弄出了什么……堆肥之法,当真是心灵手巧。”

青蕊心中警铃微作。乌雅氏果然不是单纯来串门的。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用那带着口音的汉语慢吞吞地回道:“妹妹过奖了。我不过是闲得发慌,胡乱捣鼓罢了。在家时见额吉这般做过,便学着试试,哪谈得上什么擅不擅长。至于堆肥……更是歪打正着,上不得台面。”

她将一切归咎于“家乡习惯”和“运气”,态度谦逊得近乎自卑。

乌雅氏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她自然不信青蕊这番说辞。一个能想出用牛痘预防天花、并且敢以身试险的人,怎么可能真是个只会“胡乱捣鼓”的憨直之人?这位博尔济吉特贵人,藏得可深着呢。

“姐姐太过自谦了。”乌雅氏语气依旧温软,“妹妹今日来,一是给姐姐道贺,二是……确有一事,想向姐姐请教。”她顿了顿,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不瞒姐姐,妹妹身边有个小宫女,家乡遭了灾,家里还有幼弟幼妹,日子艰难。妹妹想着贴补她些,奈何囊中羞涩。听闻姐姐制的香胰子极好,在外头……颇有些名声,不知姐姐可否指点妹妹一二,或是……匀一些给妹妹,让那宫女托人带出宫去换些银钱,也好接济家里?”

青蕊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乌雅氏这话,看似求助,实则暗藏机锋。一来点明她知道香皂在外有市场(这消息恐怕是德顺通过刘公公那条线散出去的),二来试探她是否愿意“合作”或者“分享利益”,三来……或许也有借此看看她是否真的如表面那般与世无争。

若断然拒绝,恐怕会立刻将这位未来的宫斗冠军推向对立面。若轻易答应,又显得自己底线过低,且容易授人以柄——私相授受、宫闱牟利,可不是小罪名。

青蕊抬起眼,看着乌雅氏那双清澈却不见底的眼睛,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一丝为难:“这……妹妹有此善心,自是好的。只是那香胰子,原是我做着玩的,材料寻来不易,工序也麻烦,拢共也没做出多少,除了孝敬娘娘们和自家用着,所剩无几。至于宫外……更是从未敢想,宫规森严,妹妹也知道……”

她先是肯定了乌雅氏的“善心”,接着强调制作不易、产量有限,最后抬出宫规,点明风险。

乌雅氏听了,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闪动了一下。

青蕊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妹妹既然开口了,我这儿还有些前几日做的茉莉香胰,本就是要送给几位相熟姐妹尝鲜的,妹妹若不嫌弃,便拿几块去,给那宫女应急也好,或是妹妹自己用着玩也罢,总是一份心意。至于指点……实在惭愧,我那点粗浅法子,登不得大雅之堂,怕是误了妹妹的事。”

她以赠送代替交易,既全了对方面子,又守住了底线,还将“指点”的要求轻轻挡了回去。

乌雅氏看着青蕊那真诚(至少看起来真诚)中带着几分窘迫的表情,仿佛真的只是能力有限、胆小怕事,一时间倒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她笑着接过其木格包好的几块茉莉香皂,道了谢:“姐姐心善,妹妹代那宫女谢过姐姐了。既如此,妹妹便不打扰姐姐了。”

送走了乌雅氏,青蕊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次试探。乌雅氏绝非易与之辈,今日未能得偿所愿,未必就会罢休。在这永和宫里,她需要更加小心。

然而,还没等她消化完乌雅氏来访带来的信息,前朝关于牛痘实验的结果,终于伴随着一场骤雨,传遍了宫廷!

那五十名死囚,接种了牛痘的二十五人,在进入天花疫区后,仅有三人出现了极其轻微的症状(类似青蕊当时的反应),很快痊愈,无一人死亡或留下严重疤痕!而未接种的二十五人,几乎全部感染天花,死亡率高达七成以上!存活者也大多满脸麻坑,惨不忍睹。

铁一般的事实,震撼了整个太医院,也震撼了朝堂!

康熙帝在接到确凿奏报后,于朝会之上,当众宣布此结果,并下旨,将“牛痘接种法”列为国家防疫要策,责成太医院会同内务府,立即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八旗子弟中,逐步推行!同时,严令保守此法之秘,不得外传他国。(注:此时清廷对技术外流已有防范意识。)

圣旨中虽未明确提及博尔济吉特贵人的功劳,只以“偶得古法,验证有效”含糊带过,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偶得古法”之人是谁!若非她甘冒奇险,以身试药,这旷古烁今的防疫神术,不知还要埋没多少年!

消息传到后宫,引起的震动比青蕊晋位时更甚!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因青蕊的出身和晋位速度而心存轻视或嫉妒,那么此刻,这份功劳带来的分量,已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闭嘴,甚至心生敬畏。这是活人无数、泽被苍生的大功德!相比之下,后宫那些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显得何等渺小!

永和宫正殿,端嫔董鄂氏听完宫女的禀报,沉默了许久,最终轻轻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心腹嬷嬷道:“往后……对东配殿那边,客气些。一应用度,只可多,不可少。”

而东配殿内,乌雅氏捏着手里那几块茉莉香皂,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眼神复杂难明。她原本以为博尔济吉特氏只是个有些小聪明、运气不错的蒙古贵人,如今看来……其心性、胆识,乃至可能隐藏的底蕴,都远超她的想象。

“看来,这位‘姐姐’,倒是值得好好结交一番……”乌雅氏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青蕊本人,在从德顺那里得知实验结果和朝廷决议后,心中一块大石终于彻底落下。成功了!牛痘之法得到了最高层面的认可和推广!这意味着,她在这个时代,终于有了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免死金牌”和坚实的立身之基。

系统面板上,因为牛痘的成功验证和即将开始的推广,她的积分再次迎来一波暴涨,影响力也扩展到了“宫廷及部分朝堂”。

然而,她并没有被这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她知道,功劳越大,盯着她的眼睛就越多。康熙此刻没有给予她更高的封赏,既是保护,也是一种观望。他需要看看,这个接连拿出“堆肥”、“牛痘”的蒙古贵人,究竟是一时侥幸,还是真有持续不断的“奇思妙想”。

而她,自然不会让他失望。

看着系统商城里那些已然解锁或即将解锁的、关于水利、纺织、矿业、甚至基础物理化学的知识,青蕊的眼中闪烁着充满野心的光芒。

牛痘只是开始。她要在这永和宫的东配殿里,悄无声息地,播下更多能改变这个时代的种子。

雨渐渐停了,夕阳的金辉穿透云层,照亮了院落里那些生机勃勃的绿色。青蕊走到窗前,深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