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言情小说 > 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

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

墨笙云溪子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墨笙云溪子”的创作能可以将沈倦林序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内容介绍:主角林序,沈倦在纯爱,校园小说《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由实力作家“墨笙云溪子”创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02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6 19:53:27。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大学记忆之星光与尘

主角:沈倦,林序   更新:2025-10-26 20:14:3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聚光灯下的秩序与阴影处的旋律夏末秋初,江州理工学院的空气里还残留着暑气的余威,

在这个全校几乎全是树的“绿色校园”来说显得就不是那么突出了,

混着新生报到时行李箱滚轮摩擦地面的声响,还有学长学姐们热情的指引声,

将 “新学期” 的躁动气息揉进每一寸空气里。对于这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而言,

每年的迎新暨毕业生欢送晚会,是学院层面为数不多的大事,也是学生会实力的集中展示。

林序,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现任学生会会长,正是这场晚会当之无愧的核心。晚上九点半,

晚会终于落下帷幕。当最后一个舞蹈节目结束,舞台中央的追光灯缓缓熄灭,

巨大的红色幕布如同疲惫的巨兽,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慢悠悠合上。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新生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

老生们则带着几分释然的笑意相互交谈。林序站在侧幕的阴影里,看着舞台上灯光渐次熄灭,

如同他内心高度紧绷的弦一点点松弛下来。他穿着熨帖的白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

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既显疲惫又不失风度的微笑。他身边,

簇拥着学生会的核心成员——组织部长、文艺部长、宣传部长……无一不是男生挺拔,

女生靓丽,他们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尤其对于台下那些刚踏入大学校园、眼神还带着懵懂与憧憬的大一新生而言,

他们是权力、能力与魅力的象征,是大学生活理想化的模板。“辛苦了,大家!”林序转身,

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聚力,“今晚非常成功,学院领导很满意。老规矩,

‘堕落街’,先去老鸭汤店吃完饭,然后‘遗忘角’清吧,我请客,为大家庆功!

”话音刚落,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张远拍了拍林序的肩膀,笑着说:“会长威武!

这下可得好好放松一下,这一个月熬的夜,总算没白费。” 苏晓琪也凑过来,

眼睛亮晶晶的:“会长,我要喝上次那个草莓味的鸡尾酒!” 林序笑着点头,一一应下。

这群刚刚在台前幕后挥洒了无数汗水的年轻人,需要这样一个出口来释放压力和情绪。

“堕落街” 这个名字,在江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它位于学校后门,

是一条将近两公里长的老街,道路两旁挤满了各种小吃摊、网吧、KTV 和特色小店。

每到晚上,这里就变得格外热闹,

烧烤的油烟味、奶茶店的甜香味、小吃摊老板的吆喝声、学生们的说笑声混杂在一起,

充满了青春荷尔蒙的气息,是学生们课后放松、朋友聚会的首选之地。而“遗忘角”,

是其中一家不算最起眼,但格调独特的清吧。林序走在人群的最前面,步履从容。

他习惯性地检查着手机里的消息,确认后续的收尾工作都已安排妥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成绩稳定在专业前列,处事圆融,能平衡好老师、同学以及学生会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别人看来,他的人生仿佛一条被精心规划好的航线,平稳地驶向光明的未来。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完美”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伏案工作,是面对各方压力时的隐忍,

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秩序和掌控感的追求。“遗忘角”的门脸不大,

黑色的木质招牌上只有简单的白色字体,透着一股与周遭喧嚣格格不入的沉静。推门进去,

并非预想中的震耳欲聋,而是一股舒缓的、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扑面而来。吧台后,

一个身影正背对着他们,低头调试着音响。“老板,老位置,预留的。”林序上前,

熟稔地打招呼。他来过这里几次,和老板也算有过几面之缘。那人转过身。昏暗的光线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异常沉静的眼睛,像是盛满了许多故事,却又被一层淡漠的薄雾笼罩。

他看起来比林序年长几岁,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头发略显凌乱,

却自有一种落拓不羁的气质。他叫沈倦,是这家清吧的老板。“来了。

”沈倦的声音有些低哑,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磁性,他的目光在林序脸上短暂停留,

随即扫过他身后那群光彩照人的学生干部,没有任何波澜,只是点了点头,“位置留好了,

里面。”他说话的语气很平淡,甚至带着点疏离,他没有一般服务行业从业者的热情,

甚至显得有些疏离。但林序并不意外,他来过这里几次,知道这位老板就是这种风格。

学生会一行人占据了清吧里最大的一个卡座,很快,

酒水、小吃陆续上齐还有炸鸡、薯条、坚果拼盘这些下酒小食。,气氛热闹起来。

大家互相敬酒,调侃着晚会上的趣事,分享着各自的疲惫与兴奋。林序作为会长,

自然是焦点。他游刃有余地应对着,着大家的敬酒和调侃,时而说些鼓励的话,

肯定大家的付出;时而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给低年级的成员提些建议。举止得体,

笑容标准。但在觥筹交错的间隙,他的注意力,却不自觉地被流淌在空气中的音乐所吸引。

那音乐很特别,不是市面上流行的任何一首歌。旋律时而低回婉转,

如耳语呢喃;时而激昂澎湃,像暗流汹涌。歌词模糊,

的画”、“断线的风筝”、“午夜燃烧的星”……带着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情感冲击力,

仿佛是创作者把自己的心事直接揉进了旋律里,没有任何掩饰。林序隐隐觉得,这音乐,

与这间清吧、与那位沉默的老板,气质高度统一。“老板,这歌……没听过,谁的?

”林序趁着一个空档,走到吧台边,点了一杯莫吉托,状似无意地问道。沈倦正在擦拭酒杯,

闻言抬眼看了他一下,手上动作没停:“我写的。”他的回答太过随意,

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林序却微微一怔。他猜到可能不是流行歌,

但没想到是老板原创。在这种地方,开着一家不算热闹的清吧,

居然自己写歌—— 这个发现,让林序对沈倦产生了更强的好奇心。“很有味道。

”林序由衷地说,他试图寻找更准确的词汇,“像……有很多故事在里面。

”沈倦擦拭酒杯的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看向林序,这次目光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

那双沉静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疑惑,又像是在审视。

似乎想从这位看起来过于“规整”的学生会长脸上,分辨出这话是客套还是真心。“谢谢。

”最终,他只是吐出两个字,然后递过调好的莫吉托,“你的酒。”就在这时,

文艺部部长苏晓琪,一个漂亮又活泼的女生,拿着话筒凑了过来:“会长,别躲清静啊!

来唱歌!大家都等着你呢!”林序无奈地笑了笑,只好放下酒杯,

被苏晓琪半推半就地拉向了清吧角落的小舞台区。小舞台上放着一个麦克风和一台点歌机,

是为客人提供娱乐的。大家看到林序被拉过来,立刻都安静下来,纷纷起哄,让他唱首歌。

点了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流行情歌。他的嗓音条件不错,唱得中规中矩,

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喝彩。在走下小舞台的那一刻,他的视线无意中与吧台后的沈倦相撞。

沈倦依旧在擦拭着那个似乎永远擦不完的杯子,眼神平静无波,

但林序却莫名地感到一丝窘迫,仿佛自己刚才那首熟练的情歌,

在对方那些充满棱角的原创音乐面前,显得格外苍白和……浮浅,就像是精心包装的礼物,

拆开后里面却空无一物。那天晚上的庆功宴直到深夜才散场。林序安排好所有人,

确认大家都安全回宿舍后,最后一个离开。走出“遗忘角”,晚风吹散了酒意,

也带来了凉意。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黑色的门,里面透出暖黄而微弱的光,

沈倦的身影在吧台后模糊不清,而那独特的音乐,似乎还在他耳边萦绕不去,

旋律里的忧伤和力量,一点点渗进他的心里。一个秩序井然、光鲜亮丽的世界的学生会领袖,

一个隐匿在堕落街角落、与自我旋律为伴的清吧老板。两条看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这个夜晚,因为一场成功的晚会,一次例行的庆功,

产生了第一次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偏移。2 白昼的规则与夜晚的即兴那次庆功宴后,

林序的生活很快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课、自习、处理学生会事务、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

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时间被切割成一个个规整的方块,高效而充实。

他依然是那个让人羡慕的“林会长”—— 成绩好、能力强、人缘好,似乎永远都充满精力,

把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他开始更频繁地想起“遗忘角”,

想起那晚听到的音乐,想起沈倦那双沉静甚至有些寂寥的眼睛。

那是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生命形态,游离于他熟悉的规则和秩序之外,

带着某种危险的、却又极具吸引力的不确定性。受自小教育的原因,

他习惯了被规划、被安排,习惯了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而沈倦那种看似散漫、却忠于自我的生活方式,像是一道强光,

照亮了他内心深处从未被触碰过的角落。一个周三的晚上,学生会没有会议,

作业也暂时告一段落。林序鬼使神差地,又一次走进了“遗忘角”。这次,他是一个人。

清吧里人不多,三三两两分散坐着。沈倦依旧在吧台后,这次他没有擦拭酒杯,

而是抱着一把木吉他,手指随意地拨动着琴弦,不成调的零碎音符流淌出来,

像是在寻找某种旋律,又像是在漫无目的地诉说。看到林序,沈倦似乎并不意外,

只是抬了抬下巴,算是打过招呼。“一杯教父,谢谢。”林序在吧台前的高脚凳上坐下。

他很少点这种烈酒,但今晚,他想尝试点不一样的。沈倦没说什么,

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放下吉他,转身熟练的开始调酒。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

操作冰锥和量酒器时,带着一种专注而随性的美感。音乐还在继续,是沈倦即兴的弹奏。

林序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感受着那种不受乐谱束缚的自由。一杯酒下肚,

身体暖了起来,紧绷的神经也似乎松弛了些。“你们学生会,平时都这么忙?

”沈倦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他放下吉他,给自己倒了杯水。“嗯,杂事很多。

”林序有些意外于他的主动搭话,“各种活动、评比、材料……像个小型社会。

”“看着就累。”沈倦评价道,语气里没有褒贬,只是陈述。林序笑了笑,

带着点自嘲:“有时候是挺累的,但……习惯了。而且,能看到一个活动从无到有,

顺利办成,也挺有成就感。”他顿了顿,反问道,“你呢?开店,写歌,好像更……自由?

”“自由?”沈倦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嘴角勾起一个微不可察的弧度,像是嘲讽,

又像是无奈,“开店要应付房租、水电、客人,写歌……”他停顿了一下,

目光投向窗外堕落街迷离的灯火,“有时候是被它们追着跑,躲都躲不掉。

”这个说法很新奇。林序理解的创作,是灵感迸发,是主动表达。而“被追着跑”,

更像是一种被迫的宣泄。那晚,他们没有聊太多。大多数时间,只是林序坐着,

沈倦偶尔弹弹吉他,或者擦拭杯子,空气中流淌着沉默和音乐。

但林序却感到一种奇异的放松。在这里,他不需要扮演“林会长”,不需要考虑措辞,

不需要维持形象。他可以只是林序,一个有点疲惫的、偶尔会迷茫的普通大学生。从此,

林序去“遗忘角”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周末晚上,待得久一点;有时只是课间路过,

进来喝杯东西,听一会儿音乐。他发现沈倦的音乐库存惊人,几乎每次去,

都能听到新的、未曾发表的片段。有些旋律激昂,充满反抗的力量;有些则温柔得像月光,

抚慰着深夜孤独的灵魂。他们的交流也慢慢增多,从最初的客套,到后来能聊上几句。

林序会跟沈倦吐槽学生会里遇到的奇葩事,

抱怨某个难缠的老师;沈倦则偶尔会分享他某首歌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一个梦境,

一段模糊的记忆,或者只是某个黄昏看到的、一片形状奇怪的云。林序了解到,

沈倦并非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曾经在专业的音乐学院进修过,

但因为无法忍受那种刻板的模式和商业化的导向,中途辍学,辗转了很多地方,

最后在这里开了这家清吧。写歌和开店,是他维持生活,也是他守护内心世界的方式。

他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偶尔接一些编曲的私活,

或者在网上售卖他独立制作的电子音乐专辑,虽然销量寥寥,但足以支撑他这种简单的生活。

有一次,林序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学校要选拔一批学生代表,

参与一个重要的海外交流项目,机会难得。但选拔的时间,

恰好与他精心策划已久的一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决赛阶段冲突。作为活动总负责人,

他理应坐镇现场。他在“遗忘角”,对着沈倦,难得地露出了犹豫和烦恼。

“你觉得……我该怎么选?”林序揉着眉心问道。沈倦正在调试一台老旧的合成器,

头也没抬:“选你心里更在意的那个。”“更在意的?”林序苦笑,

“一个是关乎个人前途的机会,一个是关乎集体荣誉的责任。很难说哪个更在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