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他直播砸地板的那天,我顺手公开了他的所有记录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他直播砸地板的那我顺手公开了他的所有记录》是余筱莫创作的一部男生生讲述的是黄浩余筱莫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热门好书《他直播砸地板的那我顺手公开了他的所有浏览记录》是来自余筱莫最新创作的男生生活,爽文,逆袭,沙雕搞笑的小故事中的主角是黄小说文笔超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下面看精彩试读:他直播砸地板的那我顺手公开了他的所有浏览记录
主角:黄浩,余筱莫 更新:2025-10-27 02:16:4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一个靠键盘吃饭的普通人,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万万没想到,
楼上搬来一个“梦想家”。
晨三点用哑铃练习自由落体、用冲击钻演奏重金属、以及直播挑战“用脚踹出一百种声音”。
沟通?没用。投诉?他当背景音。报警?他说这是艺术创作。行吧。既然他这么想红,
我就帮他一把。他不知道,他每一次嚣张的直播,每一次对我的嘲讽,都在给我递刀子。
而我,最擅长的就是把这些刀子,在最合适的时候,精准地插回他自己身上。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用魔法打败魔法,用互联网精神教育互联网“艺术家”的故事。
一、欢迎来到噪音地狱我叫季航,职业是网络安全工程师,说白了就是个高级程序员,
俗称“黑客”。当然,是白帽子的那种,拿钱办事,帮人堵漏洞,从不越界。
我的人生信条很简单:只要没人烦我,我就能让世界和平。我住在一个老破小里,
贪图的就是这里与世隔绝般的安静。直到三个月前,我楼上搬来一个活宝。“砰!
”天花板传来一声巨响,像是一袋一百斤重的水泥毫无征兆地砸在了地板上。
我手里的代码刚敲到一半,思路瞬间断裂。我抬起头,看着天花板,灰尘簌簌地往下掉。行,
忍了。年轻人搬家,磕磕碰碰难免。我戴上降噪耳机,继续工作。“哐当!
”这次是金属撞击的声音,尖锐,刺耳,带着回响。耳机里的白噪音都盖不住。我摘下耳机,
深吸一口气。可能是新买的家具在组装。我继续忍。“啊——呀——哈!力量!这就是力量!
”一声中气十足的呐喊,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密集的、有节奏的“咚、咚、咚”。那感觉,
就像一头大象在我天花板上跳绳。我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行,大白天的,人家锻炼身体,
我没理由管。我把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这种日子,持续了一个星期。楼上的噪音源,
似乎拥有无限的精力,和五花八门的制造噪音技巧。从哑铃落地,到家具拖拽,
再到深夜高歌。我终于忍无可忍。这天晚上十一点半,正当我准备睡觉时,
楼上准时响起了“DJ喊麦”式的音乐。“老铁们!气氛搞起来!
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徒手劈砖!”接着,就是一声清脆的“咔嚓”和一声惨叫。
我披上外套,走上楼,敲响了他家的门。开门的是个染着一头黄毛的小伙,二十出頭的样子,
穿着个大背心,露着两条花臂。看见我,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哟,邻居啊,有事?
”“你好,能不能麻烦你,稍微小点声?”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友善,“这个时间,
大家基本都休息了。”黄毛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地拍了拍脑门。“哦——!
对不住对不住!我直播呢,太投入,忘了时间了。”他态度很好,一个劲儿地道歉。
“主要是刚搬来,跟粉丝们互动一下,热闹热闹。下次我注意,一定注意。
”看着他这么诚恳,我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一半。“行,那你多注意吧。”我转身下楼,
心里想着,年轻人,能沟通就好。我还是太天真了。回到家不到十分钟,
楼上又传来了他的声音,这次是通过音响。“家人们,刚楼下邻居来敲门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哥,看着挺斯文的,说我吵到他睡觉了。”“你们说,我这算吵吗?
我这是在传播正能量!是在为梦想奋斗!”“我跟你们说,这种人就是嫉妒我,
看我年轻有活力,他自己天天在家不知道干嘛,肯定是个啃老族!”“来,
为了这种负能量的人,咱们把音乐开到最大!燥起来!”震耳欲聋的音乐,
再次穿透了天花板。我躺在床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天花板。行,沟通失败。方案A,
宣告破产。二、所谓的“行为艺术家”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
被楼上的冲击钻声音给吵醒了。才早上七点。我认命地起床,给自己泡了杯浓咖啡。
吃早饭的时候,我顺手搜了一下黄毛的直播间。他的网名叫“大力王哥”,
简介是“城市行为艺术家,用身体丈量世界”。我点进了他的主页。最新的一个视频,
就是昨晚的录播。封面就是我那张写满了“请你小点声”的脸,
标题起得相当劲爆:《直播时被邻居找上门!当代年轻人追求梦想为何如此艰难?》视频里,
他把我敲门的全过程都播了出去。在我走后,他对着镜头,
添油加醋地把我形容成一个“生活无趣、嫉妒他人”的阴暗小人。弹幕里一片叫好。
王哥牛逼!别理那种人!就是,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好。支持王哥!
咱们玩咱们的!建议王哥下次直播内容就是教他做人!看着这些评论,我非但没生气,
反而觉得有点好笑。无知者无畏。我关掉视频,开始规划我的方案B。
常规物理手段是没用了,对付这种人,得用魔法。互联网的魔法。首先,
我需要了解我的对手。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他所有的直播录像和短视频都看了一遍。
他的“行为艺术”,
要分为几类:噪音制造类:比如用各种东西砸地板、在家里打篮球、用电钻在墙上钻洞画画。
自我挑战类:比如生吞鸡蛋、一口气喝五升可乐、用头撞西瓜。社会观察类:这个最离谱,
比如他会偷偷拍小区里的老人下棋,然后配上解说:“看,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
为了以后也能这么悠闲。”总而言之,内容低俗,毫无营养,纯粹靠出格的行为博眼球。
他的粉丝数有二十多万,但视频下方的评论和点赞数却很奇怪。有些视频明明播放量很高,
评论区却只有寥寥几条,还都是“666”“支持王哥”这种毫无内容的灌水。
而有些视频播放量一般,互动却异常活跃。这里面有猫腻。我没有动用任何技术手段,
只是把他所有社交平台账号微博、抖音、B站都翻了一遍。他很爱炫耀,
个人信息暴露得一干二净。从他的微博里,我知道了他叫黄浩。从他晒出的外卖单,
我知道了他常点的几家餐厅。从他无意中拍到的快递盒,我知道了他的真实姓名和电话。
甚至从他一张自拍的背景里,我看到了他电脑屏幕上一个招聘网站的登录界面,
用户名都忘了打码。一个业余的“行为艺术家”。一个专业的互联网“裸奔者”。
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我心里大概有底了。下午,我又上楼找了他一次。这次,
我带了个分贝仪。他正在直播用两个铁锅互相敲击,制造“厨房交响乐”。我敲开门,
在他和直播间几千名观众的注视下,把分管贝仪举到他面前。上面的数字,飙升到了110。
“黄先生,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
夜间超过55分贝,白天超过65分贝,都属于噪声污染。”我平静地看着他,
“你现在是110分贝,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了。”黄浩愣住了,
显然没想到我会来这么一出。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了。卧槽,这邻居是个狠人啊!
还带了装备来的?王哥,怼他!别怂!黄浩回过神来,一把抢过我手里的分贝仪,
对着镜头晃了晃。“家人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当代社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拿着个破玩意儿就来指责我的艺术!”“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生命!是力量!他不懂!
”他把分贝仪狠狠地摔在地上,踩得粉碎。“去你妈的法律!老子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什么叫真正的摇滚!”说完,他“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很快,
屋里就传来了震破耳膜的电吉他噪音。我站在门口,看着地上的分贝仪碎片,摇了摇头。
很好。人证物证俱全,还附带了全程直播录像。方案B,材料收集阶段,完成。
三、数字幽灵的诞生方案B的核心,不是报警,也不是找物业。对付黄浩这种人,
让他身败名裂,比让他赔钱道歉要解气得多。我要让他的“艺术”,
成为审判他自己的呈堂证供。回到家,我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艺术家”。
第一步,数据取证。
我需要把他所有涉及噪音、扰民、以及刚才摔我分贝仪的直播录像全都下载下来。这很简单。
我写了个简单的爬虫脚本,不到半小时,黄浩直播平台主页上所有的公开视频,
都整整齐齐地躺在了我的硬盘里。
我还顺便把他删掉的一些早期“黑历史”视频也从网页缓存里恢复了出来。比如,
他曾经为了博眼球,直播骚扰街边的流浪猫,结果被猫抓了一脸。
还有他尝试“挑战”吃一整盆死神辣条,结果当场口吐白沫被送进医院。这些,
都是很好的素材。第二步,分析他的软肋。一个靠直播为生的人,最怕什么?
无非三样:平台封禁、粉丝流失、人设崩塌。平台封禁需要他有明确的违规行为,
噪音扰民这种事,平台一般只会警告,很难直接封号。那么,重点就是后两样。
我开始仔细研究他的粉丝构成。就像我之前猜测的,他的粉丝水分很大。
我用数据分析工具跑了一下他粉丝列表和评论区的ID。结果显示,
他至少有十五万的“僵尸粉”,就是那种只关注、不互动、头像都是默认灰色的账号。
评论区里那些“666”“支持王哥”的,大部分也都是机器人刷的。
我甚至找到了给他刷数据的那个淘宝店,月销三万多单,好评如潮。黄浩每场直播,
看似有几千人在线,实际上,真实观众可能连三百都不到。戳破这个泡沫,
对他的打击会是毁灭性的。第三步,寻找他的“债主”。一个人设,需要用很多谎言去维护。
黄浩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是“家境优渥、不屑于世俗的富二代艺术家”。他直播时,
背景里总会“不经意”地露出一些奢侈品的盒子,或者名牌衣服的吊牌。
但我通过他暴露的个人信息,查到了他的真实情况。黄浩,24岁,来自一个普通小县城,
父母是工薪阶层。他来这个城市闯荡,一直没找到正经工作,
所谓的“直播”就是他的全部收入来源。那问题来了,他租的这个房子,一个月租金五千,
他的直播收入能覆盖吗?我查了一下他直播平台的后台数据。他每个月的打赏收入,
扣掉平台分成,拿到手也就三四千块。入不敷出。钱从哪来?我顺着他暴露的手机号,
查了几个主流的网贷平台。Bo。他在七个不同的App上,总共欠了十五万的贷款。
其中有三笔,已经逾期两个月了。我甚至找到了几个催收员和他通话的录音,
被某些App违规上传到了公共云端。录音里,黄浩的口气和直播时判若两人,卑微、恐慌,
不停地求对方宽限几天。原来,“行为艺术家”也怕催债的。掌握了这一切,
我的计划已经成型了。我不会直接把这些东西甩他脸上。那太低级了。
我要为他量身定做一场盛大的“艺术展”,让他以最华丽的方式,从空中跌落。
我给他注册了一个新的微博小号,名字叫“大力王哥受害者联盟”。头像,
就用我那个被他踩碎的分贝仪的照片。然后,我编辑了第一条微博。内容很简单,
就是把他昨天直播摔分贝仪、辱骂我的那段视频剪辑出来,配上文字:“城市行为艺术家,
还是网络暴力施暴者?坐标XX小区,此人长期制造噪音,暴力对待邻居劝阻,
我们是否应该对这种‘艺术’说不?”我没有买任何推广。只是把这条微博,
艾特了本地的几个新闻媒体、民生博主,以及——那个给他刷数据的淘宝店。做完这一切,
我关上电脑,泡了杯茶。让子弹飞一会儿。四、第一只飞来的“苍蝇”事情的发酵,
比我想象的要快。第二天中午,我那条微博就开始有了零星的转发和评论。最先做出反应的,
是那个刷数据的水军公司。他们大概是怕惹上麻烦,第一时间就把我的微博给屏蔽了,
还顺手拉黑了我的小号。但这恰恰证实了我的猜想。黄浩的“帝国”,地基就是沙子堆的。
风一吹,就散了。本地的几个民生博主也注意到了这件事。他们把我的视频转发出去,
配上了更有煽动性的标题:《嚣张!直播网红竟当众叫嚣法律,暴力威胁邻居!
》《我们身边的噪音暴力,谁来监管?》热度,慢慢起来了。评论区里,
开始出现一些真实的声音。这不就是我们小区那个黄毛吗?天天吵得要死,物业都不管!
我就是他楼下的楼下,每天都感觉房子在震,早就想骂他了!这种人也能当网红?
吐了。当然,也有黄浩的“忠实粉丝”在下面洗地。你们懂什么?这是王哥的艺术!
不理解就滚!断章取义!肯定是邻居先挑衅的!王哥只是性情中人!
看着这些评论,我笑了。别急,好戏才刚刚开始。下午,黄浩显然也看到了网上的舆论。
楼上的噪音停了。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争吵声和摔东西的声音。我猜,他大概是在发脾气。
果然,没过多久,他开直播了。这次的直播间标题是:《关于某些人的恶意诽谤,
我必须做出回应!》他一改往日的嚣张,对着镜头哭得梨花带雨。“家人们,我太难了。
”“我只是想追求我的梦想,为什么总有人要害我?”“那个邻居,他就是看我火了,
嫉妒我,故意整我!”“我摔那个东西,是因为他先拿那个破玩意儿怼我脸上,
我那是正当防卫!”他开始卖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网络暴力迫害的无辜少年。别说,
演技还真不错。直播间里,一些不明真相的粉丝立刻被他调动了情绪。王哥别哭!
我们相信你!心疼王哥,我们永远支持你!人肉那个邻居!让他道歉!看着弹幕,
黄浩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察的微笑。他以为,这样就能把水搅浑,蒙混过关。
但他不知道,我早就料到了他会来这一招。在他直播卖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我把我准备的第二个“礼物”,送进了他的直播间。我用一个匿名的ID,
给他刷了一个最贵的礼物——“超级火箭”。按照平台规则,刷了火箭的观众,
可以获得和他连麦的机会。黄浩看到火箭,眼睛都亮了。“感谢这位大哥!感谢大哥的支持!
”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我的连麦申请。我的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后,出现在了直播间里。
是一个沉稳的中年男人的声音。“黄浩先生,你好。”黄浩愣了一下,
显然没想到我会直呼他的真名。“额,大哥你好,你认识我?”“不认识。”我慢悠悠地说,
“但我认识一个和你同名同姓的人,他也住在这个小区,也在好几个网贷平台欠了十几万,
不知道是不是你呢?”直播间,瞬间安静了。黄浩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
弹幕也停滞了几秒,然后彻底爆炸。卧槽?什么情况?欠了十几万?真的假的?
王哥不是富二代吗?这个大哥是谁?怎么知道这么清楚?黄浩嘴唇哆嗦着,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另外,”我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还知道,
你每个月给你那些所谓的‘家人’刷数据的费用,大概是三千二百块,
淘宝店名叫‘小红花推广’,对吗?”“刷一次‘超级火箭’能换来十万的虚假互动量,
我说的没错吧?”“你用来伪装背景的那些奢侈品盒子,都是从二手平台一块钱一个买来的,
邮寄地址就是你现在的住址,需要我把订单截图发出来吗?”我每说一句,
黄浩的脸色就白一分。到最后,他面如死灰,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直播间的弹幕,
已经从质疑,变成了清一色的“骗子”“滚出去”。“你……你到底是谁?
”他声音颤抖地问。“我?”我轻笑一声,“我就是那个被你踩碎了分贝仪,
还被你挂在网上网暴的,你的好邻居。”说完,我挂断了连麦。黄浩呆呆地看着屏幕,
几秒钟后,他尖叫一声,猛地关掉了直播。楼上,传来了歇斯底里的咆哮和砸东西的声音。
我知道,他的“艺术帝国”,已经开始崩塌了。这只是第一只苍蝇。后面,还有一群。
五、连锁反应与“艺术家”的崩溃那次直播事故,成了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
黄浩“富二代艺术家”的人设,一夜之间崩得稀碎。“大力王哥”这个名字,
也从一个不入流的网红,变成了一个网络笑话。
大力王哥欠债直播、网红人设翻车现场之类的词条,在本地热搜上挂了整整一天。
我的那个“受害者联盟”微博,粉丝数也从零涨到了好几千。
无数曾经被他噪音骚扰过的邻居,都在下面留言,控诉他的罪行。舆论,彻底倒向了我这边。
黄浩停播了。楼上也难得地安静了好几天。我猜,他大概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也不敢上网。但这还没完。我送他的“礼物”,是一套组合拳。第一拳打掉了他的人设,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