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六零:九小姐的传奇人生

第3章

发表时间: 2025-11-07

门外的男人梳着三七分的头发,穿着黑色西装马甲,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眉眼间和沈云棠相似,举手投足间就是优雅的绅士。

手上端着厨房熬好,一直在灶上温着的鸡丝粥,敲了敲小姑姑房间的门,“小姑姑,你醒了吗?我进来了。”

沈云棠意识被拉回,整理好情绪,打开了房间的门。

“阿应。”

沈云棠眼神定定的落在沈迦应身上,她的阿应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她始终没有办法把他和那个饱经风霜,两鬓斑白,左边眉骨间有一道伤疤,站在沈家花园大门外,驻足良久,最后拄着拐杖落寞孤寂的中年人联系在一起。

看着阿应如今完好的腿,眼泪不自觉在脸颊上滚落。

沈迦应进门把手里端着的托盘,随意放在了小厅的茶几上,几步上前把沈云棠拥在了怀里,伸手拍了拍她的后背。

“小姑姑,不要难过,你还有我,阿应永远不会离开你。”

他知道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小姑姑肯定很难过,很惶恐,很害怕。

好在,他回来了。

即便是什么都不做,有亲人陪着也是一种安慰。

在他眼里,沈云棠还是那个知道他去英国留学,会躲起来偷偷哭的小姑娘。

明明那么舍不得他,却不敢在他面前哭。

对沈迦应而言,沈云棠是他看着长大的,虽然名义上姑侄,但沈云棠比他还小三岁,他一直把她当妹妹宠着。

他已经长大了,他能保护她,永远,直至死亡。

这次离开,他会带着她一起走。

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他们现在是彼此唯一的亲人。

至于那对很久不见的父母,不知道是死是活,他已经记不清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说他凉薄也好,自私也罢!

从他回沈家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父母了。

起初或许还有过期待,期望越大,得到的失望也就越大。

攒够了失望,也就没有期待了。

他无数次的庆幸,父亲把他送回了沈家。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从德国回来的。

没有人知道回沈家之前,他有过一段很黑暗的生活,两岁的时候,他在外公外婆家里住了大半年,他的母亲怀上了弟弟,没有办法再照顾他,于是把他送去了农村外公外婆家。

那时候他叫沈春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春天生的,他的母亲李明月取的。

等父亲从战场上回来,想要给他改个名字,母亲死活不同意。

在李家的那些日子,他非常不适应。

那些表兄弟每天都把自己弄的脏脏的,流着鼻涕,随手往袖子上一擦,用尿和着泥巴玩,还喜欢欺负村里别的小朋友,舅舅舅母不但不阻止,反而觉得都是那些孩子的错。

不然他们家孩子怎么只欺负他们,不去欺负别人。

总之一句话,他们家孩子没有半点错。

外公外婆也说大孙子有出息,打架从来没有输过,以后是当兵的好材料。

父亲每个月给他们二十块作为他在李家的生活费,他没有吃过一块糖,没有吃过一块肉,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但凡有点儿好吃的,他们都给了自己的亲孙子孙女,轮到他了,就只剩下米糊和捞不上几粒米的稀粥,说粥都有些牵强。

还在他父母面前说他挑食。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的母亲李明月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

也觉得他是好日子过惯了,才会学的挑食。

每两个月父亲会到李家送他的生活费,那一天李家所有人都就会做样子,给他穿好衣服,吃肉,对他和颜悦色。

那些表兄弟也不欺负他了,外婆给他盛的粥变稠了。

他每天数着日子等父亲到李家送生活费,故意在前一天挑衅李家的表兄弟,让他们揍自己,还不还手,把自己弄的浑身是伤。

第二天顶着鼻青脸肿的脸,穿着那件他刚到李家穿着的那身衣服,穿了大半年,袖子和裤腿短半截,破了也没有缝,早早的等在村口。

看见沈卫国高大的身影,一瘸一拐走到他身前,他也没有主动告状,只是一味的抱着父亲的腿哭的撕心裂肺,差点儿背过气去。

他那个父亲到底还是有些心疼他这个儿子,想到自己小时候在沈家过着金尊玉贵的生活,儿子这副面黄肌瘦,还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样子,在李家的生活可想而知。

在李家发了好大一通火,把李家砸了个遍,抱着他就离开了。

他的父亲和母亲吵了很大一架。

他早就已经接受了他的母亲不爱他的事实,他的父亲或许是爱的,只是他太忙了,忙着保家卫国,不可能有时间兼顾到他。

部队要迁徙,有些地方还在打仗,他跟着他们不方便。

于是,父亲和他商量让他回爷爷奶奶家生活,一再给他保证爷爷奶奶是很好的人,不会有人再打他,也能吃饱饭,能吃糖,也能吃肉。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爷爷奶奶。

他想着,即便是日子再差,还能比在李家更差吗?

如果是,那他也认了。

回到沈家,他才知道人生是如此的不一样。

原来他的父亲出身沪上沈家,是长房长孙,沈家大少爷沈云霄,不是被土匪灭门的沈卫国。

沈家的房子那么大,那么好看。

小小的他没念过书,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曾爷爷不怒自威,爷爷奶奶那么和蔼,奶奶还会叫他小乖乖。

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

没有人再欺负他,住的房间那么大,灯都格外的明亮,衣服是柔软的丝绸,糖果还有那么多品种,还有吃了牙齿会变黑的巧克力。

吃的粥能几天都不重样,不用同人抢肉吃,还有专门的人教他读书,还是好几种语言。

家里还有个比他还小的小姑姑,他可以陪着她长大。

他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沈迦应。

他的人生,从此不一样了。

有那么一刻,他是恨那个生他的母亲的,这次让爷爷去给那个妹妹过生辰,肯定是她怂恿父亲写的信,否则爷爷不会亲自去送那批物资。

要不是亲自去送物资,爷爷就不会遇见土匪,也就不会中枪。

就因为土匪的那一枪,爷爷还没有送到医院就不行了。

爷爷去世,间接导致了奶奶离世,小姑姑没有了父母,他没有了爷爷奶奶。

理智却清晰的告诉自己,他不能怪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去怪他,如果没有那些像他们一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比起很多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孤儿,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已经很幸福了。

至少父亲把他送回了沈家,而不是继续让他在李家艰难求生。

不是吗?

人要学会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