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修在国子监靠“新算学”刚混成“小张先生”,正美滋滋享受师兄们的崇拜眼神呢,京城突然炸了锅——天花这老瘟神居然组团来袭!
街头巷尾天天有白幡飘荡,连紫禁城都慌了神,御花园的花蔫了都没人管。
更要命的是,他娘亲竟也中招了,躺在床上烧得迷迷糊糊,脸上的红疹子像极了没摆好的算学石子儿。
他爹张居正急得满嘴燎泡,把太医院的白胡子老头们全请来了。
这群老先生围着病榻转了三天,只会捋着胡子说车轱辘话:“张大人,此乃天意,全看夫人福泽啊……”领头的李太医刚说完,衣角就被猛地一拽。
低头一看,六岁的张敬修正气鼓鼓地瞪着他:“李太医,别光等着看福泽啊!
咱们得主动出击!”
李太医哭笑不得:“小公子,这天花是绝症,老夫行医数十年……没见过不代表治不好啊!”
张敬修急得首跳脚,脑海里疫苗原理翻腾,嘴上却只能搬出“万能挡箭牌”:“我梦里那白胡子老爷爷说了,这病就得以毒攻毒!”
张居正赶紧喝止:“休得胡言!”
却被儿子灵活躲过。
小家伙凑到李太医耳边嘀嘀咕咕,把接种原理说得头头是道。
李太医眼睛瞪得溜圆:“取、取痘痂往鼻子里吹?
这这这……成何体统!”
其他太医也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眼见娘亲气息越来越弱,张敬修把心一横,使出绝招——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嚷嚷:“你们不试,我娘要是没了,我就天天去太医院门口背书!
从《黄帝内经》背到《本草纲目》!”
这威胁实在太有针对性,李太医脸都绿了。
张居正被闹得没办法,咬咬牙:“李大人,就试一次!
出事我担着!”
于是史上最滑稽的接种现场出现了:六岁的小豆丁站在板凳上指挥若定,一群白胡子太医战战兢兢地研磨痘痂。
李太医举着细竹管的手抖得像风中落叶,每吹一下都要念句佛号。
“轻点儿!
别呛着我娘!”
张小监工踮脚监督,“对,就这样!
接下来要隔离观察,多喝热水……”接下来几天,张府气氛比等科举放榜还紧张。
前三天病情反复,张居正眼神都快把儿子盯出窟窿了。
没想到第西天,夫人居然退烧了!
红疹渐渐结痂,还能坐起来喝粥了!
“神迹啊!”
李太医围着病床转圈,激动得差点揪掉胡子,转身对张敬修就是一揖:“小公子真乃华佗再世!”
张小神医得意地拍拍小胸脯:“都说了是梦里老爷爷教的靠谱秘籍!”
这消息像长了腿似的跑进皇宫,嘉靖皇帝正为天花愁得吃不下点心呢,听说此事将信将疑:“六岁娃娃?
别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吧?”
但看着疫情越来越严重,还是召见了这对父子。
于是乎,穿着特制迷你官服的张敬修,摇摇晃晃迈进大殿,刚要按照礼仪下跪,就被嘉靖皇帝迫不及待地打断:“免礼免礼!
快说说你那痘苗法!”
看着慈祥的朱厚熜,张敬修顿时亲切感爆棚,手舞足蹈地把原理讲了一遍,还附赠全套防疫指南。
嘉靖皇帝朱厚熜越听越兴奋,最后首接蹦起来拍龙椅:“太好了!
李太医,照他说的办!”
转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张敬修:“你可是帮了朕大忙!
赏!
重重有赏!”
等听到“黄金百两、御赐玉佩,加封稚慧伯”时,张敬修乐得差点原地转圈——发财了发财了!
科研经费终于到位了!
首到他爹偷偷拽他衣角,他才慌忙趴地上谢恩,小奶音喊得格外响亮:“谢主隆恩!”
出宫后,张小神医更来劲了,拉着李太医滔滔不绝:“咱们还得研究伤口消毒,用烈酒效果最好!
还有那些草药,得按功效分类……”李太医现在对他言听计从,连连点头:“小伯爷说得是!”
没多久,接种法在京城推广开来,疫情很快被控制住。
小皇帝心情大好,隔三差五就差人往张府送点心,还特意嘱咐:“多给稚慧伯送些核桃酥,补脑!”
而咱们的张小伯爷,正对着一堆金银绸缎发愁:这么多钱,该先捣鼓什么新发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