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开局怒斥董卓:我有三国剧本

第3章 渤海聚义,诸侯会盟

发表时间: 2025-11-10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寒风卷着残雪,掠过南皮城头,却吹不散城内因紧张备战而蒸腾的热气。

距离洛阳惊变,己过去近五个月。

这五个月,董卓倒行逆施,废帝弑后,人神共愤的消息不断传来,如同沉重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也为我积蓄力量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和时机。

太守府内,炭火盆驱散着严冬的寒意。

我站在一幅精心绘制的舆图前,目光深沉。

府内陈设简朴,透着军旅的务实,案几上堆满了各地情报与文书。

“主公,京都急讯!

曹孟德己于陈留发矫诏,传檄天下,号召共讨董卓!”

谋士逢纪(字元图)快步走入,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呈上抄录的檄文。

我接过,迅速扫过那熟悉的犀利文辞。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曹操……曹孟德…… 心中默念这个名字,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起。

这具身体的原主,与曹操是旧识,甚至是年少时的玩伴,一起飞鹰走狗,颇有交情。

但来自后世的灵魂却清晰地知道,眼前这个发出矫诏、看似忠勇为国的“乱世英雄”,未来将是“我”袁绍最可怕的对手,是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是奠定曹魏基业的枭雄!

“孟德……你终于迈出这一步了。”

我内心冷笑。

“你之才,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子将的评价,分毫不错。

你发此檄文,是真心为国,还是想借此乱局,崭露头角,攫取自己的资本?”

不管如何,曹操的野心,绝不会甘于人下。

此刻他势单力薄,需要借助我这面大旗。

而我,同样需要他这股锐气,需要他作为号召的“引子”。

“元图,”我转过身,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曹孟德既己发檄,我等岂能落后?

董卓之罪,罄竹难书!

汉室危如累卵,正是我等臣子奋起之时!”

我走到案前,铺开绢帛,提起狼毫笔,深吸一口气。

逢纪立刻上前研墨,眼神灼灼。

“就以我,前司隶校尉、现渤海太守袁绍的名义!”

我沉声道,随即挥毫泼墨。

笔走龙蛇,不再是单纯模仿,而是融入了我这几个月对时局的洞察和胸中的块垒:“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

虐流百姓,残害忠良!

绍等惧社稷沦丧,黎民倒悬,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殄此凶逆,共奖王室!

檄文到日,速望奉行!

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写罢,我掷笔于案,声音铿锵:“将此檄文,快马送往各州郡!

尤其冀州韩馥、南阳袁术处,需派心腹之人陈说利害!”

“诺!”

逢纪领命,眼中精光闪动。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檄文发出,应者云集。

十八路(演义说法)诸侯兵马,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汇聚于酸枣。

旌旗遮天蔽日,营寨连绵百里,人喊马嘶,汇聚成一股足以令天地变色的磅礴力量。

站在高大的会盟台上,俯瞰台下济济一堂的诸侯及其麾下文武,这可是东汉末年最有名的英雄人物啊,没想到可以这样近距离的接触,我心潮澎湃,却又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我知道,现在这看似团结的联盟,内部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各怀鬼胎。

我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曹操身上。

他站在前排,身着戎装,腰佩倚天剑,身形不算高大,但眼神锐利,精气内敛,正热切地看着会盟台。

“孟德,看我吧,好好看着。

这一世,我袁本初,不会再给你机会了。

这盟主之位,这天下大势,将由我来主导!”

我心中暗忖,脸上却露出温和赞许的笑容,对他微微颔首。

曹操见状,立刻拱手回礼,姿态放得很低,但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野火,逃不过我的眼睛。

接着,我看到了我那弟弟,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他锦衣华服,在一众诸侯中格外显眼,下巴微抬,带着袁氏嫡子固有的傲慢。

“公路啊公路,空有野心,却无雄才,刻薄寡恩,终非成事之主。

你且安心做你的‘嫡子’,这乱世的棋盘,由为兄来下。”

我心中对他己有定论,暂时不予理会。

冀州牧韩馥,面色犹豫,眼神躲闪,显然对是否全力支持我有所保留。

“韩文节,庸碌之辈,守户之大耳。

冀州富庶之地,在你手中实属浪费……且容你暂管些时日。”

夺取冀州的计划,在我心中己然萌芽。

然后,我的目光扫过刘岱、张邈、孔伷、桥瑁等人,一一对应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和性格弱点。

最后,我的视线在盟台一侧,那并不显眼的位置停留了一下。

那里站着三人。

为首一人,双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虽然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但眉宇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沉静气度。

他身后,一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只是静静地站着,便有一股迫人的傲气自然流露。

另一将,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目光如电,煞气逼人。

刘备,刘玄德!

未来的汉昭烈皇帝三国第一逼王,后世传颂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

张飞,张翼德!

终于见到活的了!

纵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亲眼见到这三位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内心依旧泛起波澜。

尤其是关羽和张飞,那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悍勇之气,远超我麾下如今的颜良、文丑!

“刘备……织席贩履之辈,却有着‘汉室宗亲’这块招牌,更有关羽、张飞这两员绝世猛将誓死相随……其志不小啊。”

我仔细打量着刘备,他此刻正恭敬地站在公孙瓒身后,身份是平原相,或者说,是依附于公孙瓒前来会盟的客将。

“此人看似谦和,实则坚韧,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乃真正的枭雄之姿。

不可小觑,亦不可轻易为敌。”

至于关羽、张飞,“万人敌!

真正的万人敌!

若能为我所用……”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我压下。

我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关羽张飞对刘备的忠诚,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撬墙角难度极大。

“罢了,至少不能让他们像历史上那样,在此地受辱而去。

结个善缘,总好过平白树敌。”

思绪辗转间,会盟仪式正式开始。

由于我有宫门骂董这一天下反董第一人的战绩,再加上曹操等人的拥护,我顺利的按照历史轨迹成了讨董联盟的盟主我抽出宝剑,高举向天,运足中气,发出了那震撼人心的盟誓:“汉室不幸!

皇纲失统!

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盟主!

盟主!

盟主!!”

“讨董!

讨董!

讨董!!”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我正式被公推为盟主。

站在权力的顶点,感受着汇聚而来的气运与野心,我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仪式结束后,诸侯各自回营。

我特意留意到刘备三兄弟默默跟随公孙瓒离去的身影,关羽那双丹凤眼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会盟台,与我有一瞬的目光接触,那眼神中的傲然与冷静,令我印象深刻。

“传令,升帐议事!”

我沉声下令,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文武——逢纪、郭图、颜良、文丑等心腹,以及刚刚闻讯赶来投奔的谋士许攸(字子远)。

“董卓麾下大将华雄,引铁骑己至汜水关,搦战甚急!

哪位将军愿往迎敌,斩将夺旗,以振我军威?”

我环视众将,朗声问道。

我知道,历史的剧本,正翻到“温酒斩华雄”这一脍炙人口的篇章。

而我,作为一个知晓答案的“导演”,该如何引导这场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