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凌霄觅迹归魂与卿

第3章 归吟觅溯迹

发表时间: 2025-11-11
晨光漫过窗棂时,封凌霄是被指尖的暖意唤醒的。

他睁开眼,就见寒卿正坐在床边,指尖凝着一缕淡紫色灵力,轻轻拂过他脖子上的护迹玉——玉佩被灵力裹着,泛着温润的光,连带着他胸口都暖融融的。

“醒了?”

寒卿收回手,眼底还带着未散的柔和,“你爹一早去了城西的铺子,说要给你带小时候爱吃的糖糕。”

封凌霄坐起身,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忽然想起昨夜守护者说的话。

他看向寒卿:“你说,守护者会不会真的去阿凯他们的世界了?”

“或许吧。”

寒卿递过一件叠好的青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就像我们,也该去寻下一个契机了。”

“契机?”

封凌霄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归吟山?”

前些天寒卿曾提过,归吟山深处藏着一处“溯迹台”,能映照出天地间最古老的“迹”。

封凌霄的天赋虽能看见“迹”,却始终无法完全掌控,若是能找到溯迹台,或许能解开他体内“迹”之力的封印——那是他从小就有的桎梏,也是父亲当年最担心的事。

寒卿点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一幅简易的地图便随着灵力浮现:“归吟山地势复杂,且有上古阵法守护,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些驱虫避障的符箓。”

两人收拾好行囊时,凌父刚好提着糖糕回来。

听他们说要去归吟山,凌父没有阻拦,只是从书房里取出一个木盒,递给封凌霄:“这里面是你祖父留下的‘引迹罗盘’,能感应到附近的‘迹’波动,或许能帮你们找到溯迹台。”

封凌霄接过木盒,打开时就见罗盘中心的指针泛着淡淡的银光,指针顶端刻着一个极小的“凌”字。

他握紧木盒,朝父亲鞠了一躬:“爹,我们会小心的。”

“去吧。”

凌父拍了拍他的肩,目光落在寒卿身上,语气郑重,“小霄就拜托你了。”

寒卿颔首,语气坚定:“我会护他周全。”

两人离开旧院时,晨光正好。

他们没有骑马,而是选择步行前往归吟山——归吟山周围的灵气异常浓郁,步行能更好地感知周围的“迹”波动,避免触碰到隐藏的阵法。

走了约莫半日,周围的树木渐渐变得高大,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封凌霄手里的引迹罗盘突然微微震动,指针顶端的银光变得亮了些,朝着左侧的密林指去。

“这边有‘迹’。”

封凌霄停下脚步,指尖泛起浅白色的光晕——他能看见密林深处浮着一层淡淡的青色“迹”,像是某种植物散发的灵气,却又比寻常植物的“迹”更浓郁。

寒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归吟山的上古阵法多与植物相关,这青色‘迹’或许是阵法的引子,我们得小心。”

两人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走进密林。

刚走了没几步,周围的树木突然动了起来,枝叶像藤蔓般朝着他们缠来,那些青色“迹”顺着枝叶蔓延,带着冰冷的寒意。

“是‘缠枝阵’!”

寒卿立刻祭出灵力,淡紫色的光盾挡在两人身前,将缠来的枝叶拦在外面,“凌霄,用你的‘迹’之力净化那些青色‘迹’,阵法的核心在‘迹’上,净化了‘迹’,阵法自然会破。”

封凌霄点头,掌心的浅白色光晕骤然爆发,朝着缠来的枝叶挥去。

白光落在枝叶上,那些青色“迹”立刻像遇到烈火的冰雪般消融,原本疯狂舞动的枝叶也渐渐安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阵法破后,密林深处的景象豁然开朗。

一座用青石搭建的石桥出现在眼前,石桥下是清澈的溪流,溪流里浮着细碎的光点——那是溪流散发的“迹”,像撒在水里的星星。

“过了这桥,应该就能到归吟山深处了。”

寒卿收起灵力,走到凌霄身边,自然地牵住他的手,“桥面可能有机关,跟着我的脚步走。”

封凌霄的耳尖微微发烫,却没有挣脱。

他跟着寒卿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在石桥上,能清晰地感觉到寒卿掌心的温度,连带着心里的不安都消散了不少。

走到桥中央时,引迹罗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指针顶端的银光几乎要溢出来,朝着石桥尽头的山峰指去。

封凌霄抬头望去,只见那山峰顶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色“迹”,像一顶金色的冠冕,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

“那就是溯迹台的方向!”

封凌霄的眼睛亮了起来,语气里满是激动。

寒卿也看向那座山峰,眼底闪过一丝欣慰:“终于找到了。”

两人加快脚步,很快就过了石桥,朝着山峰走去。

越靠近山峰,周围的“迹”就越浓郁,凌霄能看见空气中浮动的各种颜色的“迹”——红色的是火焰的“迹”,蓝色的是水流的“迹”,绿色的是植物的“迹”,它们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走到山峰半山腰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上刻着繁复的符文,符文中间有一个凹槽,像是用来放置什么东西的。

封凌霄拿出引迹罗盘,罗盘的指针刚好对准凹槽的位置,指针顶端的银光与石门上的符文相互呼应,发出淡淡的光晕。

“看来需要用引迹罗盘打开石门。”

寒卿说。

封凌霄点点头,将引迹罗盘放进凹槽里。

罗盘刚放进去,石门上的符文就亮了起来,金色的光芒顺着符文蔓延,石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景象——石门后是一条长长的石阶,石阶尽头是一座高台,高台由白色的玉石建成,台面上刻着无数细密的“迹”,那些“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阵法,阵法中心泛着金色的光芒,像一颗小小的太阳。

“那就是溯迹台!”

封凌霄激动地拉着寒卿的手,快步走上石阶。

走到高台上,封凌霄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迹”之力在蠢蠢欲动,像是在呼应台面上的阵法。

他伸出手,掌心的浅白色光晕与阵法中心的金色光芒相互吸引,渐渐融合在一起。

就在这时,台面上的“迹”突然动了起来,像水流般顺着他的指尖涌入体内。

封凌霄只觉得一股温暖的力量在体内流转,那些原本束缚着他“迹”之力的桎梏,正在一点点松动。

寒卿站在他身边,始终紧握着他的手,指尖凝着灵力,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他知道,封凌霄突破桎梏的过程不能被打扰,否则会有危险。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封凌霄体内的桎梏终于彻底解开,他掌心的浅白色光晕变得无比浓郁,甚至比台面上阵法的光芒还要亮。

他睁开眼,眼底满是惊喜:“寒卿,我能感觉到……我能完全掌控‘迹’之力了!”

寒卿看着他眼底的星光,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我知道。”

就在这时,溯迹台的阵法突然亮了起来,台面上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那是上古时期的景象,有神仙打架,有妖魔作乱,还有人用“迹”之力守护苍生。

画面的最后,出现了一道熟悉的金色身影,正是陨星宫的守护者。

“原来她是上古时期的‘迹’之守护者。”

凌霄恍然大悟,“难怪她能解开陨星宫的谜题,还能净化邪祟。”

寒卿点头,目光落在画面上:“看来我们这次来归吟山,不仅找到了你的契机,还解开了之前的疑惑。”

两人站在溯迹台上,看着远处的云海。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封凌霄脖子上的护迹玉与寒卿指尖的灵力相互呼应,浅白色的“迹”与淡紫色的灵力缠绕在一起,在空气中形成一道美丽的光带。

“寒卿,”封凌霄忽然开口,“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迹’?”

寒卿转过头,看着他的眼睛,语气无比坚定:“只要你想,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封凌霄笑了起来,伸手抱住寒卿的腰。

寒卿身体一僵,随即轻轻回抱住他,手掌轻轻拍着他的背,动作温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云海翻腾,阳光正好,归吟山的风带着浓郁的灵气,拂过两人的发丝。

他们知道,这只是他们故事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多的“迹”等着他们去发现,更多的冒险等着他们去经历,而他们会一首并肩在一起,首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