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从六月到麦田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8-22

六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却已吹来了离别的伤感。江城大学的香樟树叶绿得发亮,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无数青春的故事即将落幕。陈小满穿着印有学校logo的文化衫,站在宿舍楼下,看着室友们拖着行李箱,一张张熟悉又即将陌生的脸庞,眼眶有些发热。

四年的时光,像指缝间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溜走。当初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校门的女孩们,如今要各奔东西,奔赴各自的人生战场。

“小满,到了上海安顿好了要第一时间联系我啊!”室友兼闺蜜的马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塞给她一包家乡的特产,“工作顺利,爱情甜蜜!”

“嗯,你也是!保重!”陈小满吸了吸鼻子,努力挤出一个笑容。马晴去了北京一家国企,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而她自己,则像一艘刚刚驶出港湾的小船,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海,只有满心的忐忑。

宿舍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夕阳透过窗户,将空荡荡的房间染上一层暖橘色的光晕。她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看着墙上贴满的课程表、考试倒计时、社团活动的海报,还有那张她和室友们的合影,照片里的她们笑得无忧无虑。她伸手摸了摸冰冷的桌面,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真正踏入社会的开始。而第一步,就是找工作。

陈小满是江城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普通毕业生。成绩中等偏上,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实习经历。她投出去的简历,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偶尔收到一两个面试通知,也大多石沉大海,或者是面试之后便没了下文。

“小满,别灰心,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大家都一样。”电话那头是母亲王秀兰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关切,“要不,回来吧?妈给你托人找找,老家那边虽然机会少点,但安稳。”

“妈,再等等吧。”陈小满的声音有些疲惫,“我想留在江城试试,这里机会多。”

“留在江城?房租那么贵,你一个女孩子……”母亲的语气充满了担忧。

陈小满打断母亲:“妈,我知道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我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就好了。”她不想让母亲担心,只能把所有的焦虑和不安压在心底。

挂了电话,房间里又恢复了寂静。她打开电脑,邮箱里依然是寥寥无几的回复,大部分都是“感谢您的投递,您的条件与我们的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之类的官方辞令。她叹了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桌角的闹钟显示着时间:晚上九点。这座繁华都市的夜晚才刚刚开始,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但这一切热闹似乎都与她无关。她感觉自己像一颗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尘埃,渺小而无助。

手机响了,是大学同学李楠发来的微信,询问她求职进展,顺便抱怨自己投了上百份简历才拿到两个面试机会。陈小满简单地回了句“一样,还在努力”,便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聊下去。每个人都在奋力挣扎,她不想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别人,也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的狼狈。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中的江城灯火辉煌,勾勒出壮丽的城市天际线。这座城市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吸入肺腑,稍微驱散了一些心中的烦闷。

她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她是陈小满,她应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只是,这片天空,究竟在哪里呢?

接下来的几天,陈小满的生活陷入了一种重复而焦虑的循环:修改简历,海投岗位,等待通知,偶尔的面试,然后继续等待和修改。她投过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行政、人力资源,也投过出版社的编辑、新媒体公司的文案策划,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相关的销售岗位。

大多数时候,她都石沉大海。偶尔有面试机会,也大多因为她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或者专业技能而被婉拒。几次面试下来,她自我怀疑得厉害。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憔悴下去。

马晴在北京也过得并不轻松,虽然进了国企,但试用期压力巨大,常常加班到深夜。两人偶尔通电话,互相打气,但彼此都能听出对方声音里的疲惫。

“小满,要不……咱们是不是都太理想化了?”一次通话中,马晴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我以为进了国企就稳定了,没想到比上学还累。你那边……要不真的考虑一下回老家?或者,换个专业方向?”

陈小满沉默了。回老家,意味着要放弃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过上按部就班、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换专业方向,她又能换到哪里去呢?她学的中文,似乎除了写字、看书,很难找到对口的高薪工作。

“再给我一点时间,晴晴。”陈小满的声音有些沙哑,“也许……下一个机会就在转角。”

挂了电话,她看着镜子里脸色苍白、眼神黯淡的自己,心里一阵酸楚。她才二十二岁,正值青春年华,却感觉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天下午,她又一次收到了一家知名新媒体公司的拒信,理由是“应聘者众多,竞争激烈,感谢关注”。她默默地关掉邮箱,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些拒绝信淹没了。

她需要透透气。

她背上包,离开了租住的小公寓,漫无目的地走在江城的街道上。九月的阳光依然有些刺眼,但已经不像盛夏那般灼热。行人们匆匆而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和方向。她看着街边的高楼大厦,看着橱窗里光鲜亮丽的商品,看着情侣们甜蜜地依偎在一起,心里充满了落寞。

她走进一家书店,想找个安静的角落待一会儿。书店里很安静,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她在文学区随意地浏览着,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书脊,心里却异常平静不下来。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一个角落吸引。那里摆放着一摞杂志,封面上是一个她有点印象的名字——《城市季风》。这是一本比较小众的文艺杂志,以关注城市文化、青年生活和独立创作为主。她曾经在图书馆看过几期,很喜欢里面那些细腻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

鬼使神差地,她拿起一本杂志,翻看了起来。里面的文章风格各异,有关于老城区改造的纪实报道,有年轻设计师的访谈,有小众乐队的乐评,还有一些充满实验性的诗歌和小说。

她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就蹲在了杂志区的地上,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那些文字仿佛有魔力,抚平了她内心的焦躁和不安,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你也喜欢这本杂志?”

陈小满猛地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简单亚麻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微笑着看着她。他看起来很斯文,气质儒雅。

“嗯,是的。”陈小满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我很喜欢这本杂志的风格,感觉……很特别。”

“是啊,”男人点点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探究,“这本杂志不算大众,但一直坚持在做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我是这里的执行主编,我叫沈嘉言。”

执行主编?陈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又看了看手里的杂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是对我们杂志感兴趣?”沈嘉言问道。

“嗯,我……我是江城大学中文系的应届毕业生,正在找工作。”陈小满鼓起勇气说道,“我一直很喜欢写作和编辑类的工作,也关注你们杂志很久了。”

沈嘉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中文系?那你读过哪些书?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

陈小满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些,但还是如实回答道:“我比较喜欢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和散文,也关注一些城市文化和社会议题。大学期间参与过一些校园刊物的编辑工作。”

“嗯,”沈嘉言点了点头,沉吟片刻,“我们杂志最近确实在扩充团队,尤其是在内容采编方面。不过,我们招的都是有相关经验的编辑或者成熟的写手。”

陈小满的心沉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问:“那……你们会考虑应届生吗?我可以实习,或者从助理做起。”

沈嘉言仔细地打量着她,目光在她略显疲惫但依然清澈的眼睛里停留了一下。“实习岗位倒是有一个,主要是协助编辑处理稿件、联系作者、做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薪资不高,工作也比较琐碎,你能接受吗?而且,我们需要尽快到岗。”

陈小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能!我能接受!谢谢您!沈主编!”

“别叫我沈主编,叫我沈老师就好。”沈嘉言笑了笑,递给她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还有我们杂志社的地址。你可以先考虑一下,如果你确定来的话,下周一可以过来报到。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我们这里工作强度不小,而且不是传统的媒体工作模式,更偏向于独立杂志的运作方式,你需要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我明白!我非常愿意!”陈小满接过名片,感觉像是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看着沈嘉言,真诚地说:“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沈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

“好,期待你的加入。”沈嘉言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句,“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多看看我们近期的几期杂志,了解一下我们的风格和定位,这样入职后能更快适应。”

告别了沈嘉言,陈小满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她走出书店,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拿出手机,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马晴。

“真的?!小满,你太棒了!”马晴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尖叫,“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太好了!”

挂了电话,陈小满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个实习机会,薪水微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至少是一个开始,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她感觉之前积压在心头的阴霾,似乎正在一点点散去。

回家的路上,她脚步坚定。她知道,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她要让那些曾经拒绝她的人看到,她陈小满,绝不是只会投简历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