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百家米做百家饭

百家米做百家饭

锺爱一生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其它小说《百家米做百家饭男女主角周屿苏晚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锺爱一生”所主要讲述的是:1 准时的心事:罐上的名字藏着他的秘密暮色压下来经贸委三楼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开始嗡嗡作苏晚盯着报表上 “乡村振兴专项拨款” 几个笔尖悬在半空 —— 这数字比她老家全村一年的收入还可她却总觉自己像个隔着玻璃看风景的外“小还不走?” 对桌张姐收拾着保温眼神扫过窗“你家周总那辆黑奔天天停在老位比咱们单位的考勤机还准”苏晚抬果然看见那辆熟悉的车身擦得锃...

主角:周屿,苏晚   更新:2025-11-07 13:48:1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准时的心事:罐上的名字藏着他的秘密暮色压下来时,

经贸委三楼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开始嗡嗡作响。

苏晚盯着报表上 “乡村振兴专项拨款” 几个字,

笔尖悬在半空 —— 这数字比她老家全村一年的收入还多,可她却总觉得,

自己像个隔着玻璃看风景的外人。“小苏,还不走?” 对桌张姐收拾着保温杯,

眼神扫过窗外,“你家周总那辆黑奔驰,天天停在老位置,比咱们单位的考勤机还准时。

”苏晚抬头,果然看见那辆熟悉的车。车身擦得锃亮,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和她小时候坐过的、满是稻草味的拖拉机,像两个世界的物件。“马上走。

” 她把报表塞进文件夹,指尖碰到桌角的相框 —— 婚礼合影里,她穿着高定婚纱,

身后父母坐的位置空了大半。那年结婚,二叔公说 “农忙走不开”,

三婶说 “晕车怕给你们添麻烦”,可她知道,是爸妈怕乡亲们的粗布衣裳,

在满是西装礼服的宾客里丢人。手机震了,屏幕上 “阿屿” 两个字跳得欢快。

苏晚深吸一口气接起,周屿的声音裹着风传过来:“晚晚,我在楼下超市买了新酿的酒糟,

蒸了糯米鸡,还热着。”“知道了。” 她的声音有点闷,挂了电话,

张姐凑过来小声说:“上周我去参加行业峰会,见着周总他爸了,人家酒窖比咱们小区还大,

你这日子,真是掉进蜜罐里了。”苏晚没接话,拎着包快步下楼。坐进副驾,

糯米鸡的香气涌过来,周屿递过保温桶:“你尝尝,跟上次在米其林吃的不一样,

我按你说的,少放了糖。”苏晚用勺子戳着糯米,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蒸糯米鸡,

总用粗陶碗,碗底垫着自家晒的荷叶,咬一口满是荷叶的清香。可眼前的保温桶是骨瓷的,

糯米裹着瑶柱,精致得像件展品,却少了点烟火气。“明天生日,” 周屿单手扶着方向盘,

侧脸在路灯下很柔和,“我准备了个惊喜,比去年去天山看星空还特别。”去年生日,

周屿包了小飞机,带她在天山脚下看星星。那晚她靠在他肩上,

心里却想着老家屋顶的银河 —— 小时候和阿梅躺在晒谷场上,

能数出北斗七星的每一颗星。“不用太麻烦。” 苏晚把保温桶盖好,周屿看她一眼,

没再多说,只是从储物格里拿出个小布包:“这是王伯托人从老家带来的干辣椒,

你说想吃的。”苏晚捏着布包,辣椒的辛辣味钻进鼻腔,

突然想起上周和闺蜜陈艳打电话的事。陈艳在电话里起哄:“今年周大少该送钻戒了吧?

上次我见他秘书拿的首饰盒,比我家化妆箱还大。”她当时笑着说 “不用”,可挂了电话,

却对着镜子看了半天 —— 手上戴的银镯子,还是妈妈给的陪嫁,

和周屿送的铂金手链放在一起,显得格外单薄。回到家,苏晚洗完澡,听见厨房有叮当声。

她揉着头发走过去,看见周屿背对着她,正把十几个蒙着白布的玻璃罐往纸箱里码。

罐口飘出酒香,混合着糯米的甜,是她老家酿米酒的味道。“大半夜偷酒喝?

” 她倚着门框笑,周屿吓了一跳,慌忙用身子挡住罐子。苏晚瞥见罐身贴着纸条,

上面写着 “王伯”“三婶” 的名字,还没看清,周屿就把布盖了上去。

“没…… 给爸试新酒方呢。” 他的耳根有点红,手背上有几个新鲜的红点,

像是被蒸汽烫的。苏晚心里一软。三年前,周屿第一次去她家,正赶上收稻谷。

他穿着白衬衫就下地,帮爸爸挑谷筐,肩膀磨出红印,

却笑着说 “这比健身房练肩还管用”。晚上吃饭,二叔公故意灌他酒,他喝得满脸通红,

还跟二叔公保证 “以后我就是您半个儿子,晚晚受委屈了您尽管说”。“手怎么烫了?

” 苏晚走过去,抓起他的手看。周屿慌忙抽回:“小伤,没事。你快去睡,明天要早起。

”她没再追问,转身回卧室。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走到客厅,

看见纸箱没盖严,她轻轻掀开布 —— 每个玻璃罐上都贴着名字,除了王伯、三婶,

还有阿梅、小豆子,都是她老家的乡亲。罐底还压着张纸条,

上面是周屿的字迹:“明天收最后五家,确保每家的谷子都用上。”苏晚的眼泪突然掉下来。

她终于明白,周屿说的 “惊喜”,不是钻戒,不是远方的风景,

而是她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关于 “根” 的渴望。这时,周屿轻手轻脚走进来,

看见她蹲在纸箱前,慌忙说:“晚晚,你怎么还没睡?这……” 苏晚没说话,

只是抓起他的手,放在自己脸上:“阿屿,明天去老家,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小时候的晒谷场?

”2 晒谷场上的百家酒:绣着牵牛花的桌布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

终于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苏晚推开车门,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

突然听见有人喊她:“晚丫头!”她回头,看见阿梅抱着孩子跑过来。阿梅穿着碎花裙,

头发扎成马尾,还是小时候的样子。“我听说你回来,特意请假赶过来的。

” 阿梅把孩子递到苏晚怀里,“这是我儿子,叫小宇,跟你小时候一样,爱闹。

”小宇抓着苏晚的衣角,咿咿呀呀地喊 “阿姨”,苏晚的心瞬间软了。这时,

人群里传来三婶的声音:“晚丫头,快过来坐!”晒谷场上,支着四张八仙桌,

桌布是深蓝色的,上面绣着淡紫色的牵牛花。“这是我前阵子缝的,” 三婶笑着说,

“你小时候总在我家院子里摘牵牛花,说要插在笔袋里。”苏晚坐下,看着乡亲们围过来。

二叔公叼着旱烟杆,递给她一个烤红薯:“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

跟你小时候偷我家红薯一个味。” 王伯拎着个布包,

里面是自家种的花生:“你小时候总跟阿梅来我家偷花生,被我追得满院子跑。”笑声里,

周屿推着个板车走过来。板车上盖着红布,上面插满了彩色蜡烛,像个巨型蛋糕。“寿星,

” 他拿起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今天咱们不搞城里那套,就用咱们村的规矩,

给晚晚补婚宴酒!”全场欢呼起来,阿梅起哄:“周哥,当年你追晚晚的时候,

不是说要唱《同桌的你》吗?今天得唱一个!”周屿红了脸,

拿起喇叭就唱:“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跑调的歌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苏晚靠在他身边,眼泪笑着掉下来。

这时,王伯和二叔公抬着个雕花橡木酒桶走过来。桶身刻着 “滴水恩” 三个大字,

周屿拧开龙头,酒液流进陶碗里,琥珀色的酒液里,还飘着几粒小米。“这是百家米酿的酒,

” 周屿端起一碗递给苏晚,“每家出一捧新谷,我跟王伯学了三个月才酿好。你尝尝,

是不是跟你妈妈酿的一个味。”苏晚喝了一口,醇厚的酒香裹着米甜,瞬间冲进喉咙。

就是这个味道!小时候妈妈酿米酒,总在冬至那天,把乡亲们送的谷子收集起来,酿上一坛,

过年时给她冲鸡蛋喝。“好喝吗?” 周屿紧张地看着她,苏晚点头,

眼泪掉在酒碗里:“跟我妈酿的一模一样。”“那就好。” 周屿松了口气,

从口袋里掏出个红塑料皮账本。账本的边角磨破了,封面上写着 “苏家家谱” 四个字,

是她爸爸的笔迹。“这是你爸当年记账的本子,” 周屿翻开,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工整,

“1998 年借李阿婆三升米,2005 年借王伯五十元学费,

2007 年借三婶三十个鸡蛋……”二叔公凑过来看:“当年你爸最实诚,

借我半袋土豆都记着,后来还了我一袋新土豆,说‘欠人的得多还点’。

”周屿翻到最后一页,新鲜的墨迹写着:“周屿欠乡亲们喜酒三百坛,于 2023 年夏,

以百家米酒还清。”苏晚抓过账本,指尖摸着爸爸的字迹,

突然想起爸爸临终前说的话:“晚晚,咱们家穷,但不能忘本,乡亲们的情,得记一辈子。

”“周屿,你怎么找到这个账本的?” 她的声音发颤,

周屿笑着说:“上次去你老家收拾东西,在衣柜最下面找到的。你爸还在里面夹了张纸条,

说‘以后晚晚嫁人,得让她知道,她有很多人疼’。”这时,阿梅抱着小宇走过来:“晚晚,

你看这是什么!” 她手里拿着个布娃娃,娃娃的衣服是粗布做的,脸上画着红脸蛋。

“这是你小时候丢的布娃娃,我妈一直帮你收着,说等你回来给你。”苏晚接过布娃娃,

突然觉得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以前总怕,自己的农村出身会让周屿嫌弃,

会让他的家人看不起。可现在她才知道,周屿早就把她的根,当成了自己的根。

周屿突然拉起苏晚的手,往晒谷场后面走:“还有个惊喜没给你看。” 苏晚跟着他,

看见后面搭着个小棚子,棚子里摆着十几个酒坛,

每个酒坛上都刻着一个名字 —— 是村里每个乡亲的名字。“以后咱们每年都酿百家酒,

” 周屿指着酒坛,“每个名字,都是一份心意,咱们得守着这份心意,过一辈子。

”3 酒曲里的真心:他学酿酒的那些日子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

周屿带着苏晚去村里的小酒厂。酒厂在山脚下,是个旧仓库改的,门口挂着个木牌,

上面写着 “百家米酒坊”。“这是我跟村里商量着办的,” 周屿推开木门,

里面飘出浓郁的酒香,“以后乡亲们种的谷子,不用再拉去镇上卖,咱们自己酿酒,

能多赚点。”王伯正坐在灶台前看火候,看见他们进来,笑着说:“周小子来了,

你教我的那招‘看酒花’,我总算学会了。” 他指着锅里的酒液,“你看这酒花,

细密的就是好酒。”苏晚凑过去看,酒液表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像星星落在水里。

“当年你妈妈酿米酒,也总看酒花,” 王伯的声音很温和,“她说‘酒花好,酒才香,

就像人的心,得诚’。”周屿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

上面记满了酿酒的笔记:“我跟王伯学了三个月,刚开始总把火候弄大,酒都煮糊了,

手也烫了好几个泡。” 他翻开本子,里面夹着张照片,是他和王伯一起煮酒的场景,

他的手缠着纱布,却笑得很开心。“你怎么不告诉我?” 苏晚摸着他手背上的疤痕,

周屿笑着说:“想给你个惊喜啊。上次你跟我说,想让乡亲们的日子好过点,我就想着,

办个酒厂,既能让大家多赚钱,又能让你喝到老家的米酒。”这时,三婶提着个篮子走进来,

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糯米:“周小子,快尝尝,我按你说的,蒸了四十分钟,软糯刚好。

” 她把糯米倒进酒缸,“你说要给晚晚酿‘生日酒’,我特意多蒸了点,

让你们带回去慢慢喝。”苏晚看着周屿和乡亲们忙忙碌碌,突然想起结婚那天,

周屿在誓词里说:“晚晚,我不能替你回到过去,但我能陪你守住你的过去,你的乡亲,

就是我的乡亲,你的家,就是我的家。”“阿屿,” 她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他,“谢谢你。

” 周屿转过身,把她搂进怀里:“傻瓜,跟我说什么谢谢。你小时候受了那么多苦,

我只想让你知道,你值得被所有人疼。”王伯把酿好的酒装进坛子里,

贴上标签:“这坛是给你们的,上面刻着‘晚屿’,你们的名字合在一起,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苏晚接过酒坛,突然想给妈妈打个电话。电话接通,

妈妈的声音很开心:“晚晚,周小子早就跟我商量要办这事,怕你害羞不让说。

他还跟我学酿米酒,说要给你个惊喜。”“妈,” 苏晚的眼泪掉下来,“我以前总怕,

周屿会嫌弃咱们家,会嫌弃乡亲们……”“傻孩子,” 妈妈的声音很温柔,

“周小子是个实诚人,他把你的心放在心上,比什么都重要。你看,他不仅没嫌弃,

还把乡亲们当成自己人,这样的人,你得好好跟他过日子。”挂了电话,周屿牵着苏晚的手,

往村里走。路上遇到阿梅,她抱着小宇,手里拿着个画板:“晚晚,小宇说要给你画张画,

画咱们村的晒谷场。”小宇把画板递给苏晚,上面画着几个小人,有她,有周屿,

还有乡亲们,大家围着酒桶,笑得很开心。“阿姨,以后你要常回来,

” 小宇奶声奶气地说,“我跟你一起玩捉迷藏。”苏晚蹲下来,摸了摸小宇的头:“好,

阿姨以后常回来,还教你画画好不好?”夕阳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苏晚看着身边的周屿,看着远处的梯田和灰瓦屋顶,突然觉得,

自己再也不是那个隔着玻璃看风景的外人了。她的根在这里,她的爱人在这里,

这里就是她最踏实的家。走到村口,周屿突然指着老槐树说:“晚晚,你看那是什么!

” 老槐树上挂着个红绸子,下面系着个木牌,上面写着 “苏晚的心愿树”。

“我问过阿梅,你小时候总在槐树下许愿,想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周屿笑着说,

“以后咱们每年都来这里挂心愿牌,把咱们的日子,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4 留在村里的日子:他帮王伯修屋顶第二天早上,苏晚被鸡叫声吵醒。她推开窗户,

看见周屿穿着迷彩服,正帮王伯搬梯子。“你怎么起这么早?” 她走过去,

周屿笑着说:“王伯说屋顶漏雨,我帮他修修。”王伯的屋顶是土坯的,年久失修,

下雨天总漏雨。周屿爬上梯子,苏晚在下面递瓦片,心里想起结婚前,周屿第一次去她家,

也是这样帮爸爸修屋顶。那天他从梯子上滑下来,擦破了膝盖,却笑着说 “没事,

皮糙肉厚”。“小心点!” 苏晚看着他在屋顶上走动,心里有点慌。周屿回头笑:“放心,

我跟装修师傅学过,保证修得滴水不漏。”修完屋顶,三婶喊他们去吃饭。

早饭是玉米粥和咸菜,还有刚蒸好的馒头。“这馒头是用新磨的面粉做的,

” 三婶给苏晚递过一个,“你小时候总说,我做的馒头比城里的面包还好吃。

”苏晚咬了一口,满口的麦香,突然想起小时候,三婶总把热馒头偷偷塞给她,

说 “读书累,多吃点”。那时候她家穷,总吃不饱,乡亲们你一口我一口,把她喂大。

“晚晚,你跟我来,” 阿梅吃完早饭,拉着苏晚往村里的小学走,

“我让孩子们给你准备了个礼物。”小学是个旧瓦房,教室里摆着十几张课桌。

孩子们看见苏晚进来,都站起来喊 “苏老师好”。阿梅笑着说:“他们知道你是大学生,

都想让你教他们画画。”苏晚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太阳,

下面是晒谷场和乡亲们。孩子们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苏老师,我要画我家的牛!

”“我要画酒坊!”周屿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相机,偷偷给他们拍照。

苏晚回头看见他,心里暖暖的。她以前总怕,周屿会觉得农村生活简陋,

会不习惯这里的日子。可现在她才知道,他不仅习惯了,还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中午,

他们在王伯家吃饭。王伯杀了自家养的鸡,炖了一锅鸡汤。“周小子,你教我酿的酒,

我尝了,比镇上卖的还好,” 王伯给周屿倒了碗酒,“以后咱们酒坊的生意,就靠你了。

”周屿举起碗:“王伯,咱们一起努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吃完饭,

苏晚帮三婶洗碗。三婶小声说:“晚晚,周小子是个好男人,你得好好跟他过日子。

上次他来村里,跟我们说,要在村里开个分厂,让年轻人不用出去打工,在家就能赚钱。

”“真的?” 苏晚很惊讶,周屿从没跟她说过。三婶笑着说:“还能有假?

他都跟村支书商量好了,等秋收完就动工。”苏晚走到院子里,看见周屿正跟二叔公下棋。

二叔公的棋艺不好,却总爱跟人下。周屿故意让着他,二叔公赢了,笑得像个孩子。“阿屿,

” 苏晚走过去,坐在他身边,“你要在村里开分厂,怎么不告诉我?

” 周屿握住她的手:“想等办好再告诉你,给你个惊喜。你不是总说,

想让村里的年轻人回来吗?这样他们就能在家门口上班,不用跟家人分开了。

”苏晚靠在他肩上,突然觉得,自己嫁给了全世界最好的人。他不仅懂她的心思,

还把她的心愿,当成自己的目标。傍晚,苏晚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

看见墙上贴着张海报 —— 是村里要办 “百家米酒节” 的通知,

上面写着 “主办方:周屿、苏晚”。她回头,看见周屿站在门口,

笑着说:“咱们的百家米酒,得让更多人知道,让大家都尝尝,咱们村的心意。

”5 婆家来的惊喜:周妈妈学做家乡菜国庆前,周屿的爸妈突然说要来村里。

苏晚有点紧张,怕他们不习惯农村的生活,怕他们嫌弃这里的简陋。“别担心,

” 周屿握着她的手,“我爸妈早就想来看看了,他们还特意学了做家乡菜。”那天早上,

苏晚站在村口等。看见周屿爸妈的车开过来,她的心跳得很快。周妈妈下车,笑着走过来,

给了她一个拥抱:“晚晚,我们终于来看看你的家乡了。

”周爸爸手里拎着个大箱子:“这是给乡亲们带的礼物,有茶叶,还有城里的点心。

”三婶和王伯早就等在村口,看见他们来,热情地迎上去。“快进屋坐,

” 三婶拉着周妈妈的手,“我给你们煮了玉米粥,刚熬好的。”走进三婶家,

周妈妈看见灶台上的铁锅,眼睛亮了:“这铁锅煮的粥,肯定比城里的电饭煲香。

” 她挽起袖子,“三婶,我跟你学学怎么煮,以后给晚晚煮。”苏晚没想到,

周妈妈一点都不嫌弃农村的简陋。她跟着三婶学煮玉米粥,还学做家乡的咸菜。

周爸爸则跟着二叔公去地里,帮着摘蔬菜。中午吃饭,周妈妈端上自己做的咸菜:“晚晚,

你尝尝,跟三婶做的像不像?” 苏晚尝了一口,味道很正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妈,你怎么会想学做家乡菜?” 苏晚好奇地问,周妈妈笑着说:“周屿跟我说,

你总想念家里的味道,我就想着,学会了给你做。咱们是一家人,你的口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