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之后,沈砚舟接连三日驾临,赏赐如流水般送入殿中。
江疏影在殿中静养了数日,首到这日清晨,她按制需前往凤仪宫向皇后请安。
这是她第一次在后宫众人面前露面。
菱花镜前,青黛为她梳起端庄的朝云髻,簪上御赐的梅花玉簪,一身妃位规制的淡紫宫装,衬得她姿容清丽,又不失威仪。
“娘娘今日定能令人瞩目。”
青黛轻声赞道。
江疏影微微蹙眉:“谨言慎行才是本分。”
踏入凤仪宫殿门的那一刻,满殿珠翠顿时静了一瞬。
十余道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好奇的、审视的、艳羡的,还有几道难以忽视的冷意。
她垂眸敛衽,依礼跪拜:“臣妾江氏,参见皇后娘娘。”
凤座之上,皇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疏离:“江妃请起。
赐座。”
江疏影谢恩起身,在宫人引导下在右侧首位的空椅落座。
这才敢稍稍抬眼,打量殿内众人。
皇后端坐凤座,虽面带病容,却仍保持着丞相之女的雍容气度。
只是那看向她的目光中,竟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怜悯?
下首坐着一位容貌明艳、气度不凡的宫装女子,正是暂领六宫事的昭贵妃。
这位皇后的嫡亲妹妹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护甲,目光在江疏影身上打了个转,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听说江妃妹妹初入宫就深得圣心。
"昭贵妃红唇微勾,"倒是让本宫想起当年的孝仁。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江疏影忙垂首道:"昭贵妃娘娘谬赞,臣妾不敢与孝仁贵妃相比。
"对面坐着几位妃嫔,其中一位眉眼温婉、气质清冷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后来江疏影才知,那是尚书令之女秦妃,太后的侄女。
“江妃初入宫闱,若有不懂之处,可多向昭贵妃请教。”
皇后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
江疏影忙起身应道:“臣妾谨记娘娘教诲。”
这时,殿外传来通传——陛下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相迎。
沈砚舟着一身明黄常服步入殿内,目光在江疏影身上停留片刻,才转向皇后:“都平身吧。”
他自然地在上首落座,与皇后说了几句关切她病体的话,目光却不时扫过下首的江疏影。
待一盏茶毕,他起身道:“朕前朝还有政务,皇后好生休养。”
行至殿门处,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回头对江疏影道:“江妃随朕来。”
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江疏影垂首跟上沈砚舟的步伐。
沈砚舟并未走远,只在凤仪宫外的梅林旁停下。
春日的梅树己褪去花期,只剩下郁郁葱葱的绿叶。
“在宫里可还习惯?”
他转身问道,语气比在殿内时温和许多。
江疏影谨慎应答:“回陛下,一切都好。”
他微微颔首,似是随意问道:“朕记得骠骑将军府上诗礼传家,你可有小字?”
她微微一怔,垂首答:“回陛下,臣妾不曾有小字。”
春风吹动梅叶,在他玄色的衣袂间投下细碎的影子。
他沉吟片刻,唇角微扬:“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你名中既有疏影二字,朕便赐你小字阿秾如何?
秾乃繁盛艳丽之意,朕望你在这宫闱之中,永远保持这般明媚姿态。”
她垂首谢恩:“臣妾谢陛下赐字。”
他伸手虚扶了一把,指尖在她腕间一触即离:“三日后朕要去西苑围场春狩,阿秾可愿伴驾?”
妃嫔伴驾春狩,通常是皇后或有资历的宠妃才有的荣耀。
江疏影心头一跳,垂首应道:“臣妾遵旨。”
待圣驾远去,江疏影在原地站了许久。
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无端让人觉得发冷。
回到披香殿不久,青黛进来禀报:“娘娘,江贵人求见。”
江疏影怔了怔:“请她进来。”
只见一个身着贵人服制的少女怯生生走进殿内,规规矩矩地行礼:“嫔妾江氏,参见江妃娘娘。”
竟是她的庶妹。
入宫月余,因分居不同宫苑,这还是她们第一次相见。
江疏影忙扶起妹妹,屏退左右后,才轻声道:“在宫里可还习惯?”
江贵人抬头,眼中己盈满泪水:“姐姐,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