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阅书苑 > > 一幅假画,一杯毒酒,他们在父皇寿宴上以为胜券在握(李清宁李清宁)推荐小说_一幅假画,一杯毒酒,他们在父皇寿宴上以为胜券在握(李清宁李清宁)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其它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牛高马大的甄夫人”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一幅假画,一杯毒酒,他们在父皇寿宴上以为胜券在握》,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其他,李清宁李清宁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主角分别是李清宁的其他,古代,赘婿,大女主,爽文小说《一幅假画,一杯毒酒,他们在父皇寿宴上以为胜券在握》,由知名作家“牛高马大的甄夫人”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1214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7 11:49:3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一幅假画,一杯毒酒,他们在父皇寿宴上以为胜券在握
主角:李清宁 更新:2025-11-07 14:29:2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顾云峥,一个倒霉的穷秀才,被皇帝指婚,成了大齐王朝最没存在感的七公主的赘婿。
我的公主殿下,李清宁,人如其名,清冷安静,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发呆,柔弱得风一吹就倒,
连跟府里的下人说话都细声细气。所有人都嘲笑我,说我这辈子算是绑在一个“废人”身上,
注定要在京城的角落里发霉。我也这么以为。直到父皇的六十大寿上,
太子和安和公主联手给我们设下必死之局。看着眼前明晃晃的毒酒和所谓的“铁证”,
我吓得两腿发软,已经开始思考十八年后投胎到哪户好人家。然后,
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公主殿下,缓缓站了起来。她没哭,没闹,甚至都没提高音量。
她只是用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看着他们,问了三个问题。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娶的不是兔子,是条龙。一条把整个王朝都当成棋盘,而所有人,
都是她随手落下的棋子。1.公主府的赘婿,没有尊严我叫顾云峥,是个赘婿。
这名头在京城里,比茅房里的石头还臭。当年我进京赶考,盘缠用尽,饿昏在街头,
被当时还未出阁的七公主李清宁救了。后来不知怎的,一道圣旨下来,我就成了她的驸马。
还是入赘的那种。从此,我的人生目标从“金榜题名”变成了“安稳活着”。
我们这位七公主,李清宁,是个妙人。她在宫里毫无存在感,皇帝有十几个儿女,
估计数到第七个的时候都得想一会儿才记起她。她的母妃去得早,自己又是个闷葫芦,
整天待在自己的公主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府里的下人说,公主殿下除了看书,
就是对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发呆,能从早上看到太阳下山。我入赘公主府三年,
跟她说过的话,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大部分时候,是我问一句:“殿下,用膳吗?
”她点头或者摇头。没了。她长得很好看,是那种很素净的好看,像一幅水墨画。
但她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觉得有点发慌。府里管事的陈公公,是宫里派来的老人,
眼睛长在头顶上,从不正眼瞧我。他当着我的面,都敢训斥公主的贴身侍女。“春禾,
你怎么办事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公主殿下心善,我可不惯着你!
”那侍女春禾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我当时就站在旁边,手里还端着一盘刚洗好的葡萄。
陈公公斜了我一眼,冷哼一声,那意思很明显:一个吃软饭的,也配站在这儿?我没吱声。
我只是默默地把葡萄端到我那位正在书房里看书的公主殿下跟前。她头也没抬,
纤细的手指捻起一颗葡萄,放进嘴里。然后她忽然开口了,声音很轻,但很清晰。“顾云峥。
”“臣在。”我赶紧躬身。“陈公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别总让他站着。”我愣了一下,
没明白。她又说:“御赐的那个暖玉护膝,你给他送去,就说是我赏的。”我更懵了。
陈公公刚刚才那么嚣张,你还赏他东西?但我不敢问,只能应了声“是”,转身就去拿东西。
等我把那对价值不菲的暖玉护膝送到陈公公手里时,他那张老脸上的表情,
比吞了苍蝇还精彩。他想接,又觉得烫手。想不接,又是公主赏的,抗旨不遵。最后,
他还是咬着牙收下了,对着我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谢……谢殿下赏。”从那天起,
陈公公在我面前,腰杆就没直起来过。我后来才咂摸出味儿来。公主那句话,不是关心他,
是警告他。“你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就是说“你老了,别瞎折腾”。赏他护膝,
更是杀人诛心。意思是:我连你腿脚不好都知道,你私底下干的那点事,我能不知道?
我赏你,是让你记住了,谁才是主子。我看着书房里那个依旧在安静看书的纤弱背影,
后背第一次冒出了冷汗。我这位公主殿下,好像……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她不是柔弱,
她只是懒得理你。可一旦你碍着她的眼了,她有一万种办法,让你站都站不稳。
2.寿宴的请柬,是催命的符安生日子没过多久,宫里就来人了。是父皇六十大寿,要大办。
请柬送到了府上,烫金的帖子,看着就晃眼。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种场合,
对别人来说是露脸的好机会,对我们这种边缘人物来说,就是公开处刑。果不其然,
送请柬的小太监,鼻子朝天,连茶都没喝一口,放下东西就走了。那眼神里的轻蔑,
藏都藏不住。我叹了口气,拿着请柬进了书房。李清宁正坐在窗边,
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什么书,看得入神。阳光洒在她身上,让她整个人都显得有些不真实。
“殿下,父皇寿宴的请柬。”我把帖子放在她手边的桌上。她“嗯”了一声,
眼睛都没离开书本。“殿下,咱们……送什么礼?”我硬着头皮问。这是个大问题。
我们公主府,穷得叮当响。皇帝大概是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个女儿,
每年的俸禄都是按最低标准给的,府里上下几十口人要养,根本剩不下什么钱。送轻了,
丢人。送重了,没钱。“你定就好。”她终于舍得把目光从书上移开,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清澈见底,好像在说一件“今天天气不错”的小事。我心说我能定什么?
我连国库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殿下,太子和靖王他们,肯定都准备了奇珍异宝,
我们要是太寒酸……”“身外之物,父皇不会在意的。”她打断我。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大姐,那可是皇帝!全天下最在意身外之物的人就是他了!可看着她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我硬是把后面的话给憋了回去。跟她,说不通。在她眼里,好像天大的事,
都不如她手里的那本破书重要。我只好自己发愁。接下来的几天,我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府里能当的东西都快被我盘算一遍了,也没凑出个像样的礼物钱。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
春禾慌慌张张地跑来找我。“驸马爷,不好了!”“怎么了?”“刚才我出去采买,
听到外面的人说……说太子和安和公主,在到处找人,
说是要寻一幅前朝画圣吴道玄的《八十七神仙卷》真迹,要献给陛下当寿礼!”我心头一紧。
这还不算完。春禾接着说:“他们还放出话来,说有人得了真迹,却想用一幅假画来冒充,
欺君罔上!”我脑子里“嗡”的一声。这话说得没头没尾,但矛头指向谁,再明显不过了。
京城里谁不知道,我顾云峥是个穷书生,唯一的爱好就是舞文弄墨,对字画有点研究。
他们这是早就把坑挖好了,就等我们往里跳!我立刻冲进书房。李清宁正站在书案前,
慢条斯理地磨墨。“殿下,出事了!”我把春禾的话复述了一遍。她听完,
手里的墨锭连停顿一下都没有,继续不紧不慢地在砚台上打着圈。“嗯,知道了。
”“知道了?”我急了,“他们这是要栽赃给我们啊!寿宴上,他们拿出真迹,
再从我们这儿搜出一幅假的,我们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她终于停下了动作,抬起头看我。
“你急什么?”“我能不急吗?这是要掉脑袋的!”她拿起一支笔,在铺开的宣纸上,
轻轻落下笔尖。“那就让他们栽。”我愣住了。“什么?”“我说,”她笔尖在纸上游走,
写下两个字,“随他。”那两个字,笔锋凌厉,力透纸背。我看着她,忽然觉得,这张请柬,
不是请柬,也不是催命符。在她的眼里,这可能只是一张……游戏的入场券。而她,
已经等了很久了。3.太子的局,安和的刀父皇的寿宴,设在太极殿。我和李清宁到的时候,
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我们俩的位置,被安排在最角落,紧挨着伴奏的乐师,
连皇帝的脸都看不清。周围的皇子公主,朝臣命妇,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看到我们进来,那些笑声里,就多了几分不加掩饰的嘲弄。“哟,七妹和驸马也来了?
”一道尖细的女声响起。是安和公主,太子的同母妹妹,向来眼高于顶。
她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身边围着一群人,众星捧月一般。李清宁像是没听见,
径直朝着我们的位置走去。我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她身后,冲安和公主拱了拱手。
“见过安和公主。”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嘴角一撇。“顾驸马真是好福气,娶了我们七妹,
从此衣食无忧,真是羡煞旁人啊。”这话里的刺,傻子都听得出来。
周围的人都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我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在这时,
李清宁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安he公主一眼。她什么都没说。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安和公主脸上的笑容,竟然一点一点地僵住了。那种感觉很奇怪。
李清宁的眼神里没有任何情绪,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就像在看一块石头。
可就是这种眼神,让原本嚣张的安和公主,莫名地感到了心虚。她张了张嘴,想再说什么,
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后,还是太子走了过来,打了个圆场。“安和,休得无礼。七妹,
妹夫,快请入座吧。”太子李承乾,一身明黄色的太子常服,面带微笑,看起来温文尔雅。
但我知道,这个人,比安和公主狠多了。安和是刀,他就是握刀的手。李清宁冲他微微颔首,
算是打了招呼,然后拉着我,在角落里坐下。我刚一坐下,就感觉如坐针毡。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同情,有鄙夷,更多的是幸灾乐祸。我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李清宁却跟没事人一样,自顾自地倒了杯茶,小口地抿着。她的手很稳,
连一丝一毫的颤抖都没有。我实在忍不住,凑过去压低声音说:“殿下,你就不怕吗?
”她放下茶杯,淡淡地回了我一句。“为什么要怕?”“他们……”“一群跳梁小丑而已。
”她轻声说,声音轻得只有我能听见,“你看戏就好。”我愣住了。看戏?
我们现在就是戏台上的猴,别人都在看我们的笑话,你看什么戏?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她在看太子。太子正在和几位大臣谈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然后,我看见太子不经意地,
和一个站在大殿柱子旁边的太监,交换了一个眼神。那太监我认识,
是专门负责检查各府寿礼的。我心里猛地一沉。完了。人证物证,他们都安排好了。
这是一个死局。我再回头看李清宁,她已经收回了目光,
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面前碟子里的一块桂花糕。好像那块糕点,比太子的阴谋,
比我们的身家性命,都更吸引她。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我这短暂又窝囊的赘婿生涯,大概,
就要到头了。4.我们的寿礼,一卷经书寿宴正式开始。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皇帝坐在龙椅上,红光满面,看起来心情不错。很快,就到了献礼的环节。皇子公主们,
一个个排着队上前。太子献上的是一块千年暖玉雕成的麒麟,寓意祥瑞。
靖王献上的是一柄前朝的宝剑,削铁如泥。安和公主献上的是一株东海采来的血珊瑚,
流光溢彩。每一样,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皇帝龙心大悦,连连夸赞。轮到我们的时候,
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我们这个小角落。那目光里,
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在期待我们出丑。我硬着头皮,和李清宁一起站了起来。
我们俩手里,什么都没有。因为我们的礼物,就在我的袖子里。那是一卷经书。
一卷李清宁亲手抄写的《平安经》。用的是最普通的纸,最普通的墨。我甚至能想象到,
当我把这份“礼物”拿出来的时候,全场会是怎样一种哄堂大笑的场面。李清宁走在前面,
步子很稳。我跟在她身后,双腿像是灌了铅。我们走到大殿中央,跪下行礼。
“儿臣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七丫头,你给父皇准备了什么礼物啊?”李清宁站起身,从我袖子里,取出了那卷经书。
她双手奉上。“儿臣听闻父皇近日为国事操劳,夜不能寐。特抄写《平安经》一卷,
愿父皇身体康泰,国泰民安。”她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清清冷冷,回荡在寂静的大殿里。
死一般的寂静。过了几秒钟,安和公主第一个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七妹,
你没搞错吧?父皇大寿,你就送一卷破经书?”她的笑声像是点燃了引线。整个大殿,
瞬间被哄笑声淹没。“真是穷酸!”“简直是丢尽了皇家的脸!”“这哪是贺寿,
这是在触霉头吧!”各种议论声,像是刀子一样,扎在我耳朵里。我的脸,
已经烫得可以烙饼了。我低着头,恨不得当场去世。我偷偷地看了一眼李清宁。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任由那些嘲笑声包围着她。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窘迫和难堪。
她好像一个局外人,在冷眼旁观着这一切。龙椅上,皇帝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看着那卷经书,眉头紧锁。太子李承乾站了出来,一脸“痛心疾首”。“七妹,
你怎么如此糊涂!父皇大寿,岂能如此儿戏?你若实在拮据,跟皇兄说一声,
皇兄还能短了你的不成?”他这话说得,真是又当又立。既彰显了自己的大度,
又把我们踩进了泥里。我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在这时,李清宁开口了。
“皇兄说笑了。心意到了,礼就不算薄。”“心意?”安和公主夸张地叫起来,
“你的心意就是这不值钱的破纸?”李清宁转头看向她,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淡的笑。
“安和妹妹说得对。”“什么?”安和公主愣住了。“这纸,确实不值钱。”李清宁说,
“真正值钱的,还没拿出来呢。”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我。还有别的礼物?我怎么不知道?
太子和安和公主对视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只见李清宁不紧不慢地转身,对着皇帝,
又行了一礼。“父皇,儿臣听闻,您一直在寻找前朝画圣吴道玄的真迹《八十七神仙卷》,
可惜一直未能如愿。”皇帝的眼睛,瞬间亮了。“不错。朕寻了多年了。”李清宁直起身子,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惊雷,在殿中炸响。“儿臣不才,前些日子,侥幸得到了这幅画的真迹。
今日,特献给父皇,为您贺寿!”5.真假神仙卷,请君入瓮全场哗然。所有人的目光,
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李清宁身上。我脑子一片空白。《八十七神仙卷》?真迹?
她什么时候得到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太子和安和公主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们的计划,是污蔑我们用假画冒充真迹。可现在,李清宁直接说,她有真迹!
这就好比你准备好了一桶脏水,正要往别人身上泼,结果人家直接跳进了太平洋,
说他本来就在游泳。你的脏水,还怎么泼?“七妹,你……你胡说什么!
”安和公主尖声叫道,“吴道玄的真迹早就失传了,你怎么可能会有!”“有没有,
拿出来一看便知。”李清宁淡定地回答。她回头看了我一眼。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从怀里,
又掏出一个长长的画轴。这个画轴,是她今天早上才交给我的。她说,
如果那卷经书镇不住场子,就把这个拿出来。我当时还以为是什么宝贝,没想到,
竟然是传说中的《八十七神仙卷》!我颤抖着手,将画轴呈了上去。专门负责检验的李公公,
小心翼翼地接过画轴,在皇帝面前的案几上,缓缓展开。画卷展开的一瞬间,整个大殿的人,
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只见画上,八十七位神仙,衣袂飘飘,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那笔触,那气韵,简直绝了!就算是外行,也能看出,这绝对是一幅神作!
皇帝激动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案前,俯下身子,仔细地端详着。
他看得是如痴如醉。“像,太像了!这气韵,这风骨,简直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几位翰林院大学士。“众爱卿,都过来看看!”几位白胡子老头,
立刻围了上去,一个个看得是赞不绝口。“陛下,臣观此画,笔法流畅,设色淡雅,
确有吴道玄之风!”“不错,尤其是这线条,一气呵成,非大家不能为也!”看到这个场面,
太子和安和公主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个废物七公主,
从哪里搞来的真迹!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看来,今天这一关,
是能过去了。我偷偷地看了看李清宁,她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然而,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就在皇帝准备宣布,这幅画就是真迹的时候,太子突然开口了。
“父皇,请恕儿臣直言!”他走出队列,一脸凝重。“吴道玄的画,传世极少,真假难辨。
七妹这幅画,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未必就是真迹。”皇帝的兴致被打断,有些不悦。“哦?
太子有何高见?”太子躬身道:“儿臣不敢说有高见。只是,
儿臣也为父皇准备了一幅《八十七神仙卷》。”他又扔出一个重磅炸弹!所有人都懵了。
怎么回事?今天这《八十七神仙卷》是大白菜吗?人手一幅?太子拍了拍手,
立刻有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更大的画轴走了上来。那画轴展开,里面的画,
竟然和李清宁的那幅,一模一样!“父皇请看!”太子指着自己的画,朗声道,“儿臣这幅,
才是真正的吴道玄真迹!而七妹那幅……恐怕是临摹的赝品!”安和公主也立刻附和。
“没错!父皇,七妹她用赝品来欺骗您,其心可诛啊!”他们终于图穷匕见了。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杀招。两幅一模一样的画,必有一假。而他们,
早就买通了所有的鉴宝专家和朝中重臣。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说他们的画是真,
我们的画是假。欺君之罪,是跑不掉了。我看着他们那副胜券在握的嘴脸,刚放下的心,
又提到了嗓子眼。我紧张地看向李清宁。她会怎么办?我看到,她的嘴角,
又露出了那种极淡极淡的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怜悯。她好像在说:终于来了。
这个瓮,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现在,请开始你们的表演。6.墨是新的,
纸是旧的大殿之上,两幅《八十七神仙卷》并排摆放。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的目光,
都在两幅画之间来回逡巡,试图分辨出真假。但说实话,这两幅画,画得都太好了。
在我们这些外行眼里,根本看不出任何区别。皇帝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看向那几位翰林院的大学士。“诸位爱卿,你们来断一断。”为首的张大学士,
是京城有名的鉴画大家。他先是走到太子的画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捋着胡子,
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这用笔,这构图,深得吴圣之精髓啊。”然后,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