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流阅书苑!手机版

流阅书苑 > > 妈妈,我不再需要你(摄影许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妈妈,我不再需要你(摄影许雅)

妈妈,我不再需要你(摄影许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妈妈,我不再需要你(摄影许雅)

海梅池泛 著

游戏动漫连载

小说《妈妈,我不再需要你》“海梅池泛”的作品之一,摄影许雅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主角分别是许雅,摄影的逆袭小说《妈妈,我不再需要你》,由知名作家“海梅池泛”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730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9 23:28:2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妈妈,我不再需要你

主角:摄影,许雅   更新:2025-11-10 00:56:5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是妈妈的小孩,却无法站在她的身边。家里的相册,十张有八张是妈妈和学生的合影。

穿着演出服的女孩拉着小提琴,妈妈站在旁边。眼里的笑意能漫出来。而我,

要么缩在相册角落,要么根本没出现在镜头里。不是妈妈不爱我。是我站在她身边,

就像多余的背景板。1妈妈是市里小有名气的小提琴老师,

学生里出了好几个拿过省级比赛金奖的。家里的客厅墙上,挂满了学生的奖状和演出照片。

红的黄的,像一片会发光的森林。而我努力获得的奖状,永远只能贴在自己房间的门后。

直到边角卷曲,纸页泛黄,妈妈也从来没来看过。妈妈的学生来家里上课,

她总会提前半小时准备好水果和温水。琴弓松香擦得均匀,琴谱摊在最舒服的角度。

而我放学回家,想喝杯热牛奶,妈妈总说,“等会儿,我先给许雅调完琴”。

许雅是妈妈最得意的学生,十二岁就拿了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银奖。每次许雅来,

妈妈的声音都会放软,连说话的语速都慢了半拍。“小雅今天状态真好,

这个滑音处理得比上次更细腻了。”“这首《微光》,再练练就可以去参加比赛了。

”我坐在自己房间里,听着客厅里的琴声和妈妈的夸赞。手里的作业写了又改,改了又写,

总也写不完。2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文艺汇演,每个班要出一个节目。

我鼓起勇气跟妈妈说,“妈,我想报名拉小提琴。”妈妈正在给许雅整理琴谱,

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皱着眉,“你也想拉琴?可是妈妈最近要陪小雅备赛,没时间教你。

”“我可以自己练,不会麻烦你的。”我攥着衣角,声音有点发颤,“就练那首《小星星》,

很简单的。”妈妈叹了口气,从琴房里拿出一把她年轻时用过的旧小提琴。

琴身有一道浅浅的划痕。“那你先试试吧,注意别把琴弄坏了。”接下来的半个月,

我每天放学回家就躲在房间里练琴。学着许雅平常练习时的那样,把手指按在琴弦上。

可不管我怎么练习,却始终无法拉出顺畅的音乐。犹豫之下,我攥着琴谱站在琴房门口。

里面传来许雅的琴声。是妈妈最近在教她的《微光》。旋律温柔得像流水。

和我有着天壤之别。我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许雅正好拉完一段。看到我,她笑着放下琴弓,

“陈念,你怎么来了?”妈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正在给琴弓擦松香。抬头看了我一眼,

“有事吗?”我捏着琴谱的边角,小声说,“小雅,

我……我想让你教教我《小星星》的节奏,我总拉不准。”说完,我又赶紧补充,

“就教十分钟,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许雅刚要点头,妈妈就先开口了。“别了吧,

小雅下周就要去参加区里的选拔赛,每天都得练够三小时,哪有时间教你?”她顿了顿,

看向我,语气里带着点不耐,“你说过,不会麻烦我们的。”许雅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妈妈,

小声说,“老师,我其实不忙的,教念念十分钟没关系……”“怎么没关系?”妈妈打断她,

伸手拍掉许雅肩上的一点松香粉末,语气又软了下来,“你这几天手腕还酸着呢,得多休息,

哪能再分心?等你比完赛,有的是时间跟念念玩。”可到那时,文艺汇演早就都结束了。

许雅接过琴谱,重新把小提琴夹在下巴下,看我的眼神里带着点歉意。我站在原地,

看着她们一人拉琴、一人指导,妈妈的手轻轻抚在许雅的肩上,温柔地为她调整动作。

这一刻,似乎她们才是母女。回到自己房间,我把那把旧小提琴抱在怀里。

琴身的划痕硌着胳膊,有点疼。我想起刚才许雅想帮我,却被妈妈拦住的样子,

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在妈妈眼里,我的请求,连十分钟的时间都不配占用,

因为那会耽误她学生的练习。3文艺汇演那天,我穿着妈妈给我找的旧裙子,

抱着小提琴站在舞台上。聚光灯打下来,我看到台下的妈妈。她身边坐着许雅,

许雅高兴地朝我挥手。我朝她笑笑,深吸一口气,拉起了我练习了无数遍的那首《小星星》。

可刚拉到一半,琴弦突然断了一根,刺耳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我僵在台上,

不知道如何是好。慌乱中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台下有人窃窃私语。我看到妈妈皱了皱眉,

拉着许雅,转身走出了会场。演出结束后,妈妈没有责备我。只是把断了弦的小提琴收起来,

轻声说,“看来你确实不是拉琴的料,以后别勉强自己了。”那天晚上,

我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我摸着指尖的红点想,原来不是我不够努力,

是我天生就比不过那些学生。最可悲的是,连妈妈都这么觉得。4许雅小提琴拉得棒,

钢琴也弹得好,是妈妈常挂在嘴边的“全能型人才”。有一次,

许雅的妈妈送了妈妈一条真丝围巾。妈妈特别喜欢,第二天就围上了。吃饭时,

妈妈摸着围巾说,“小雅妈妈眼光真好,这条围巾特别显气质。”我看着妈妈手里的围巾,

小声说,“妈,我上次在学校手工课上给你做了条围巾,放在你衣柜里了。”妈妈愣了一下,

随意点点头,“哦,妈妈看到了,谢谢你啊。最近太忙,还没来得及戴。”可直到冬天过去,

那条我用毛线一针一针织的围巾,还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最底层。连绑着的红绸带都没拆。

许雅生日那天,妈妈买了一支进口的琴弓当礼物。

还特意去蛋糕店订了个双层的小提琴造型蛋糕,蛋糕旁边站着一个手拿小提琴的白裙小女孩。

我伸手想触碰那个小小的小提琴,却被妈妈一手拍开。“这是给小雅的蛋糕,你可别碰坏了。

”众人围绕在许雅身边为她唱生日歌。烛火映出她许愿的神色,我也偷偷许了个愿。

希望妈妈也能为我这样过生日。我转头看向妈妈。却发现自始至终,她的眼里只有小雅。

仿佛,小雅就是她的孩子一般。那样温柔的神色,我从来没在她脸上见到过。而我的生日,

妈妈总是准备得很匆忙。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准备。要么是从外面打包一份披萨,

要么是煮一碗长寿面。有一次买了蛋糕,但那一次她却忘了买蜡烛。今年生日,

我提前一周就跟妈妈说,“妈,我生日想在家吃火锅,你能不能早点回来?

”妈妈当时正在给学生上课,随口应道,“好,妈妈记住了。”可生日那天,

我从下午五点等到晚上八点,妈妈还没回来。我给她打电话,她匆匆说,“对不起啊,

妈妈没时间回去了。”“小卓今天比赛,我得陪他去后台,你自己点个外卖吧。”挂了电话,

我看着桌上摆好的火锅底料和蔬菜。眼泪滴在电磁炉上,“滋”的一声,很快就干了。

我没点外卖,把菜放回冰箱,给自己煮了碗泡面。吃泡面的时候,我想,在妈妈心里,

只要是学生的事,都比我重要。5初中时,我迷上了摄影。

我用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了个二手的单反相机,每天放学后就背着相机在街边拍风景。

落日下的老房子泛着金光,雨后的梧桐树青翠而又蓬勃,

绒毛卷曲的流浪猫蜷缩在墙角打盹儿。我把拍得好的照片洗出来,贴在房间的墙上。

照片覆盖了曾经的奖状,像一片小小的风景展。有一次,妈妈的学生要拍艺术照。

妈妈特意跟我说,“你不是会拍照吗?帮小雅拍几组,就当练习了。”我特别开心,

提前查了很多拍照技巧,还准备了道具。我想着,这一次,我一定要得到妈妈的认可。

拍照那天,我跟着妈妈和许雅去了公园。许雅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抱着小提琴,

在镜头前笑得很灿烂。我按了很多次快门,觉得每张都拍得很好。可妈妈看了照片后,

皱着眉说,“这张角度不对,把小雅的脸拍大了。”“那张光线不好,显得琴身没质感。

”“你怎么回事?平时拍风景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拍人就不行了?”许雅站在旁边,

小声说,“老师,没关系,可能是我今天状态不好。”妈妈却摆摆手,“跟你没关系,

是她没拍好。”“就是个半吊子水平,耽误时间。”“算了,明天我还是找专业的摄影师吧。

”我拿着相机,站在原地,看着妈妈和小雅走远的背影,手指攥得发白。眼睛有些湿,

我吸吸鼻子,努力把眼泪憋回去。回到家,我把给小雅拍的照片都删了。

看着那些我引以为傲的风景照,我摸着相机冰冷的外壳想,原来就算我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只要没达到妈妈要求,她永远都不会认可我。或许,我一辈子也得不到她的认可。

我沉默的想。6高三那年,大家都在忙着选专业。妈妈早就跟我说,“你以后学师范吧,

当老师稳定,也能帮我带带学生。”可我不想当老师,我想考摄影系,去学真正的摄影技巧。

我跟妈妈说我的想法时,她正在给学生改琴谱,听完后一下子就火了,“学摄影?

那能有什么前途?”“你知道学摄影要花多少钱吗?”“买相机、买镜头、去采风,都是钱!

”“可是我喜欢摄影,”我攥着志愿指南,声音有点发抖,“我想试试。”“有什么好试的?

”妈妈把琴谱摔在桌上,“你看看叶卓,明年就要去国外学音乐了,

小雅也考上了重点音乐学院。”“可你呢?学摄影能像他们一样有出息吗?

”“我不想跟他们比,我只想做我喜欢的事。”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说。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叹了口气,“妈妈都是为了你好,摄影这条路太难走了,

你根本走不通。”那天我们吵得很凶,最后妈妈生气地甩上门,“你要是非要学摄影,

以后就别找我要学费和生活费,你自己想办法。”我没说话,转身回了房间。晚上,

我翻出藏在床底下的相机。看着里面几张风景照,我突然想起上周去公园拍照时,

遇到的那个摄影师叔叔。那天我蹲在湖边拍荷花,相机突然卡住了。我急得快哭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走过来,戴着圆帽,手指修长,帮我调试了几分钟,相机就好了。

他看了我拍的照片,笑着说,“小姑娘,你很有天赋啊,这光影抓得比我年轻时还好。

”我当时以为他只是客气,没放在心上。可现在,我突然想再见到他。7第二天周末,

我又去了那个公园,没想到真的遇到了他。他正在拍夕阳,看到我,笑着打招呼,

“又来拍照啦?”我犹豫了很久,跟他说了想考摄影系,却被妈妈反对的事。他听完,

没急着安慰我,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一本相册,里面全是他拍的照片,有山区孩子的笑脸,

老工匠的手,雪地里的梅花。春夏秋冬,人间百态。有些构图并不怎么完美,

但却总能留住人的视线。“我年轻时也没人支持,”他说,“我爸让我去工厂上班,

我偷偷攒钱买相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现在虽然不算有名,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够了。”他翻到最后一页,是张黑白照片,一个男孩举着旧相机,对着夕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